2014 年,網路回顧。


        2014 年,行動裝置數量更趨高峰,網路更加普及,App 經濟退燒,雲端服務早已成為基礎設施,日常生活已經習慣有網路的我,生活的資訊載體早已與網路融為一體,想必 2015 年一定也是建立在這些基礎之上,有更多的競爭者出現,傳統媒體進入網路領域的效果越來越顯著,網路可以是以個人為通路存在,但未來大財團在網路的影響力將越來越大。

印象最深刻的網路新創事業

        回顧2014年,看了許多別人創業成功的例子,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應該是「鷹眼數據」的電商策略平台,"Big Data" 剛好是今年最火紅的話題,然而過去幾年有數家「比價平台」蜂擁而出,包含我自己曾在2011年架設比價網站,除了鷹眼數據之外,沒有看到其他公司有把這些數據蒐集起來成為一個有用的資訊,並且從中獲利!反而掉入了競爭的陷阱,過去我們常常會把「比價不如比質」,只是這種創新格局沒那麼明顯,且難度比蒐集數據高,競爭人數卻高出許多,成功如此令人意外!

社群媒體

        2014年,臉書與 Ptt 壟斷了社群媒體市場,尤其是在台灣,常常會是傳統媒體用來塑造話題與輿論方向。由於臉書會刻意把使用者感興趣的話題曝光出來,目的是讓使用者對臉書的黏著度增加,資訊的增加跟有深度的內容是兩回事,臉書、雅虎、Ptt 一天產生出來的資訊量雖然驚人,但是內容多半是重複且低度價值的。

另外,根據自身的觀察,臉書的媒體曝光價值雖高,但在台灣的即時通訊市場是遠不及 Line 的,一方面是因為 Line 的貼圖更為豐富之外,更早進入市場與 Line 早期布局在移動裝置上的策略也許有關,而且我常在電梯看到有人用 Line 在看團購資訊,某方面來說 Line 傳遞資訊可能比 Facebook 更加有效。

大師市場

        我在電視、網路上觀察到一個重要現象,成為一名大師來授課,比起自己「下海」還要來得輕鬆。例如有名的投資客帥過頭並不受到網路輿論的影響,反而挑戰起「魯蛇」,天天在臉書上回嗆,還開起房地產網路直播的新時代;相反的,喜歡罵建商、投資客的 Sway 卻也擁有高人氣,有自己的網路專欄還能出書。而藉由政治評論風潮竄起的大師更是不少,吸收到不少粉絲,還能有機會寫稿賺錢。這些例子可能是比較極端的,但是也顯示出「激動的言辭」是有市場的。


反思:22K 是為年輕人抱不平還是貼標籤,從側身觀察我的成功朋友談起


        觀察過去一位研究所同學,這兩年來的成就突破很多,從兼職創業、購屋到幾近全職創業,現在可能還要在買第二間房子,人生的成績單在同階段的朋友當中已經算是高標了。因為知道他成長背景在一般家庭,所以探究他的成功原因是很有意義的。所以這篇用來反思七年後的他為何比我提早達到相對成功的生活。

Slack 導入實體團隊觀察 - 新軟體與舊文化



        最近很熱的 Slack 在網路創業圈一直很常被提及,擁有華麗的界面與方便的即時通訊功能、能夠直接拖曳檔案、程式碼格式化工具、建立多個主題聊天頻道,更重要的是可搭配其他外掛,搖身一變為高效率的生產力工具,把 EMail 遠遠拋在腦後!

        我喜歡嘗試新東西,過去在公司內部我導入了專案管理工具 - Redmine, 雲端協作系統 - Google Docs,雲端筆記本 - Evernote。近日,我推廣 Slack 想用來取代辦公室常用的 EMaill、Skype,而我觀察在這陣子的推廣過程,似乎不是很受團隊青睞,我大致整理出以下幾點原因:
  • 辦公室文化:有些人喜歡站起來走動,親自去問問題。
  • 產業型態:偏向韌體的軟體公司,有可能被硬體綁住,需要現場解決。
  • 好用,但非得必要:Slack 主要作為通訊工具,並非革命性的改變團隊工作習慣,錦上添花居多!

選舉:一場喧嘩的行銷秀



        台灣的選民在「信仰政治」與「信託政治」之間拉扯,常常是選擇前者,所以看台灣的選舉比較像是在看一場綜藝秀,我們很常聽到、看到網友在網路上辯論支持的對象而不是支持的政策,也因此台灣的候選人其實都是在把握那個乘風而起的機會,所以選舉造勢不是政策的解說,反而近年來不斷看到選舉造勢場合跟跨年晚會或者公辦的晚會一樣,都有雷同的部份,越來越像一場表演秀,所以賺選舉財這類的產業,就是有市場在!

        候選人為了增加曝光,的確也造就了許多商機,例如:
  • 平面廣告輸出
  • 電子看板
  • 宣傳車
  • 舞台燈光
  • 遊覽車
  • 電視名嘴
        事實上還有其他林林總總的細項,例如衣服帽子、面紙、煙火等,這些產業都期待每次大選可以賺選舉財,別忘了還有網路這塊,買廣告、業配文等都是宣傳手法,所以台灣的選舉文化不就是一場大型的綜藝晚會,而且會從大選前一年熱到最後一天,商機無限!

超唬爛行銷術! - 渲染、詐欺你的理智線



        最近在購物網站上瀏覽 NAS 的過程中,發現有各種硬碟槽數(N-Bay)的產品,直覺上來說 1-Bay NAS 沒辦法做硬體的 RAID,有些人根本不會考慮這種無法做硬體上資料備援的產品,但是為什麼依舊有廠商願意生產呢?因為市場上有很多種人,可能對於 NAS 的認定也不大相同,造就了不同的客層。

        如果有一天,心裡出現「這種產品是要賣給誰?」,那麼看看這篇「超唬爛行銷術」,探討如何使用行銷方法大幅增加商品的價格,或許每一種商品的特性不同,可是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多少都帶有些不理性,有的人願意多付錢去買一個相同功能的產品只是基於品牌愛好,也有人看上產品的包裝而多付點錢,那些驅動消費者購物的動機太多,「超唬爛行銷術」這篇文章中整理出了八項要點:

遊戲化的元素拆解


        前些日子,我花了一些時間,把 CodeWithChris.com 上的 How To Make An iPhone App – Start Here 做完,過程中我發現一件很奇妙的事情,看這一系列影片的第一天晚上睡前,我看完了兩部教學影片,結果隔天早上我竟然五點多自己醒來,然後就睡不著了,而且有一種異常興奮的感覺,想趕快接著把剩下影片看完,後來我就不睡覺,起來繼續看教學。

        待一切結束之後,靜下來思考這個過程為何會讓我感興趣,並且自發性的投入?或許「遊戲化」是個關鍵!那麼遊戲化的精神是什麼?是「目標」、「規則」、「挑戰」、「互動」(參考延伸閱讀一),以這個教學案例來說:
  • 目標:最終設計出一款以 Swift 寫出的撲克牌 App
  • 規則:影片分成數集,每一部都只實現部分元件,你必須先完成早期的部分(後來的影片已經全部開放)
  • 挑戰:學習新事物本來就是一種挑戰,教學的目的反而是用來降低挑戰的難度
  • 互動:透過影片一步一步帶著學員完成,學員也可以上傳自己寫的 App

理財網站系列 - 富朋友理財筆記



        在目前分析的網站中,這個網站是最具有傳遞理財精神的一個。理財是一個綜合的學問,但大多數的網站其實主要都是在針對特定或多種投資工具,但往往忽略掉最根本的事 -- 讓生活輕鬆些,在這裡則比較有這方面的著墨。

        富朋友的性質跟《法意》最像,作者本身有出書、上電視、講座分享,也就是經營所謂的實體通路部份。

分類:理財

Informative - 中
        網站內容呈現是以部落格型態方式為主,文章多屬於勉勵人存錢與理財觀念,較少有投資策略或商品的探討。

社群 - 高
        除了臉書上累積了13萬個粉絲,實體通路上的社群經營更是加強了社群的凝聚力,這也再次印證了,透過經營個人通路與傳統媒體,才有機會透過網路媒體放大效果。

教育 - 中
        部落格文章的教育不容小覷,雖然它就只是一篇文章,但經由社群網路的傳遞,這種威力是很大的。

廣告 - 少
        部落格型態的廣告,橫版、惻欄與文中插入廣告。

速度 - 中
        


延伸閱讀

「女王事件」、「頂新假油」還是證明了言論主導權在傳統媒體而不是網路




        這一個月內發生的兩件事:「女王結婚」、「頂新假油」讓我看到操縱網路言論是一件可行的事,特別是傳統媒體如電視、廣播、雜誌,或許這些已經被網路族群所屏棄的媒體資源,依舊是扮演著操縱資訊的角色,也是就說它想要讓你知道什麼這件事情從未被改變。

        我發覺網路媒體的興起其實是加速了煽動議題的能力,在過去,個人身份或許還可以靠網路來發揚自己的想法,但現在大型媒體的手早就已經伸手進來網路世界,如果還相信網路媒體獨立性與自由,那就大錯特錯了。

從 "「小農女」為何放棄生鮮電商?沒看透偽需求呀!" 一文談起,為什麼創業需要解決「痛」?


我們目標人群定位在那些非常繁忙、想自己做飯吃又沒時間買菜的城市白領。
這群目標群體的選擇,導致了我們的叫好不叫座,即調研的時候大家都覺得這個服務特別好、但是實際進行的時候,這幫人還是會大部分最終的選擇是懶得自己做飯吃。
大家心裡想自己做飯吃,但實際上會有​​N 條原因不去做 (比如買菜麻煩、比如懶得洗碗、比如今天上班太累、比如臨時有聚會、比如今天下班太晚),而我們只解決了一個買菜麻煩的問題。
So,我們實際上並沒有解決完他們要自己做飯吃這個事情上的所有環節,只解決了其中一個環節,那基本上就等於沒解決這個問題。

        創業的成功來自銳利的嗅覺,敏銳地在對的時間與地點找到對的夥伴,最終還需要一個好的市場。在這篇充滿反思的文章中,我們看到小農女選擇了一個錯誤的市場,這些潛在客戶有一堆理由不想做飯,偏偏小農女卻只看到眾多環節的一環,從中切入並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頂多只能算是錦上添花。

        要知道什麼事讓人最痛,光從表面上是無法看出的,這就形成所謂的「偽需求」,看起來好像很有機會,不過真要人掏錢出來買的時候,潛在顧客就逃之夭夭了,更別提顧客下單頻率的差別。

        我覺得做「產品/服務」與「媒體」這兩塊有很大的差異,比如說我數次看到電梯裡的人拿著手機瀏覽 Line 的團購群組,以這個例子來說,做一個行動的團購平台讓客人下單買東西吃跟把食材切好送到手中讓客人帶回家煮,拿一個解決的痛比較多?顯然是團購平台,滿足客戶最直接的需求。不過也不能因為這樣就盲目地認為創業非得做媒體不可,媒體業重視關係,競爭多,最後也可能成為競爭資本的遊戲。

        談回到「小農女」的創業經驗,反思那些失敗原因的總結:

Luxgen M7 Turbo 開箱入手體驗



缺點
  1. 飲料杯架在排擋桿下方,拿起來容易卡到
  2. 高速公路上定速巡航,有時會有頓挫感,不知道是否因為渦輪作動的關係
  3. Think+ 沒有預設的衛星導航與測速照相偵測
  4. 加速聲音明顯(我老婆做第二排也會有感覺)
  5. 後座的電視螢幕打開時,會遮蔽後方來車狀況
  6. 方向盤的 CH +/- 無法切換手機藍牙音樂
  7. 後車廂門,只能從後面打開,沒有開後車廂的按鍵設計,也別提自動開車門的設計了
  8. 油耗表現差
  9. 高科技陷阱多,行駛過程中已經出現過幾次科技輔助設備異常警告
  10. 駕駛座比較後座熱
優點
  1. 停車輔助系統很便利
  2. 價格漂亮,同等級的舒適度與科技感可能要多個幾十萬買其他廠牌的
  3. 空間表現棒,第二排座椅可移動,第三排座椅可以做得很寬敞
  4. 駕駛座有電動八向調整座椅
  5. 駕駛座視野很棒,不過 A 柱還是很擾人

        看起來好像優點多於缺點,不過很多時候在文字上的描述很難表現出好的一面,只能從量化的比較看出優劣,就如同廣告詞中的「愛的最大分母」,開這台車出去玩的時候,不要想那些缺點,就想家人的笑容就好。

更新
        今年(2015)四月進場做5000定保後出現前座冷氣無風吹出,後座冷氣忽大忽小,回廠檢查(原廠回報更新系統韌體)後,反而出現前方移動物偵測警示音沒有聲音,不得不說原廠系統維修的能力令人搖頭。


全新預售屋平台 - 與 KnowHouse 創辦人對談


Knowhouse 樂好市是一個全新型態的購屋社群平台,我們致力於最新最完整的預售屋新建案完整資訊呈現。提供購屋族群在購屋期間查詢資訊,並且首創輔助工具彙集社群意見,成為購屋決策時值得參考的平台。
        有幸在愛創小小聚中遇到創辦人 ,也促成了我與創辦人的進一步訪談, 在不動產前景曖昧不明的狀況下,以及高房價使得建商普遍引人詬病的氣氛下,我嘗試著去了解其創業背後的動機,也讓我更加認識房地產銷售的生態圈,以下是我與創辦人的對談記錄:

理財網站系列 - 財報狗


        在財報狗的首頁版面簡單,主題明確,更重要的是 Slogan「穩健的報酬,更悠閒的生活」這句充分表達了創辦人的目標,且位置顯眼。我在創業小聚見過創辦人 - 鄭凱元本人,理解到該站的成長與目前的狀況,深深覺得這對於任何一個有志於創業的人來說,財報狗絕對是一個楷模!

        鄭元凱說:「不要嘗試去教育客戶,除非教育本身就是需求」、「教育有助於商品成交」,這兩句話我記在腦海,並在這段日子分析財經網站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有財經網站運用網路作為投資教育的平台,任何輔助分析的工具,目的都是要吸引投資者上線買課程,因勢利導,讓客戶認為是對自己好,大幅提高成交機會。

分類:台股、基本分析、價值投資

Informative - 適中
        主題明確,不但鎖定在股票,而且是以基本面分析為主。鄭凱元說他們更早於 Nvesto 提供 InfoGraph,而且大多數的圖形所採用的指標,下方都會有解釋,這是一個很棒的功能。

社群 - 高
        目前所有的財經網站裡,我看過線上虛擬社群融合度最高的就是財報狗了,根本就是抄襲臉書的界面,更重要的是把「公司」也當作一個人,用戶可以追蹤公司的新聞動態。另外,網站上有許多專家,也是可以成為被追蹤的對象,有自己的粉絲團等。

教育 - 高
        財報狗提供了網誌、講座以及整合 InfoGraph 與指標解釋,且主題就是跟基本分析有關。這跟過去分析過許多的網站相比,財報狗不僅是在賣課程,更是在教育使用者了解價值投資,並引到過來買數據、服務。

廣告 - 少
        大部分的廣告都是自身舉辦的講座,沒有外部的廣告。

速度 - 中
        


延伸閱讀

理財網站系列 - 鉅亨網


        老牌的財經網站,首頁猶如台灣的雅虎奇摩,是一個包羅萬象,或說雜七雜八的財經入口網站,自詡為台灣的路透社、橋新社、彭博社,目標成為提供第一手商情的財經媒體。

        我想鉅亨網想成為主流的財經媒體,但是沒有實體通路,而且缺乏一個靈魂人物或團隊,這點在現在幾個重要的財經媒體上,幾乎都看得到,但鉅亨網卻沒有。

        但是若從資料的角度來看,鉅亨網一個相當豐富的資料庫,而且 InfoGraph 也是很齊全,或許是因為起步的早,即便沒有新形態的財經媒體的便利性,但卻依舊占有一席之地的關係吧!

分類:台股綜合、期權、國際股、基金、外匯、房地產、經濟、娛樂@@...

Informative - 雜
        幾乎所有關於財經的資訊這裡全包了,首頁也夾雜一堆廣告、圖表或與財經無關的訊息。

社群 - 高
       既有的社群功能大多數是論壇或部落格。

教育 - 少
       不知道是不是版面太亂的關係,我很難找到明顯的連結是關於財經教育這塊,倒是有蠻多財經講座、第三方課程廣告,不過這很難確定是不是鉅亨網自己的課程了。

廣告 - 極多
        非常的多!即便那些看起來不像廣告的財經消息,都讓人懷疑其目的也是廣告。

速度 - 中
        


延伸閱讀

共乘系統的生態圈



        共乘服務的生態圈非常簡單,原則上只要三種成員即可:司機、乘客、媒合平台。在這個圈子裡,司機通常也是乘客,而且雙方都有利可圖,因此平台只要具備方便的配對功能,就足以隨著彼此需求而成長。那麼我們會問,一旦乘客與司機媒合過後,有沒有可能繞過平台透過其他社群媒介聯繫呢?當然是有可能的,所以共乘系統需要的不止是媒合的功能而已,最好是路線安排等,更進階的功能!

以下列出幾個國內的共乘服務:
平台成立時間會員人數安全性評價區域特色
Carpo2013粉絲頁:3,621
Alexa: 14,444
利用 Facebook 認證台灣界面好用,註冊簡單。
正在開發 QBox 物流服務。
Trapolr2011粉絲頁:N/A
Alexa: N/A
可選擇 Facebook 驗證註冊台灣可追蹤特定人刊登的共乘
QCar便利共乘王2009粉絲頁:N/A
Alexa: N/A
會員只能是公司或機關團體台灣新竹縣、市政府環保局與工研院合作推動
綠色共乘網2008粉絲頁:N/A
Alexa: 309
網站有權保存會員網路留言等相關聯絡紀錄,並隨機抽樣追蹤查核。桃北北宜基新北市政府經營,安全性較高
共乘王2007粉絲頁:N/A
Alexa: N/A
全球首創的"資料紀錄"系統保障您的人身安全中國、香香
港、印
度、新加
坡、馬馬來
⻄西亞、日日
本、韓
國、台灣
及其他歐
美部分地
多國經營
pttN/A粉絲頁:N/A
Alexa: N/A
台灣來自全國最熱門的本土社群網站,估計可能最多人使用


理財網站系列 - 法意


        對於這個團體令我感到好奇,當年跟著57金錢爆一起合作,有許多大咖部落客都是法意部落客聯盟的,也上節目曝光、出書、辦演講。這個醜醜的網站,用最陽春的部落格系統寫作,但卻擁有可觀的瀏覽人次。

        比起國內許多知名的財經網站,法意似乎沒有一味地追求虛擬化的平台,反而擁抱起實體平台,甚至開起咖啡廳來了,這種氣氛不錯,至少讓相同興趣的人有機會聚在一起。

分類:台股綜合、程式交易、基金、房地產、經濟...

Informative - 多
        法意的資訊涵蓋面是相當廣的,從經濟面到房地產全包,而如此包羅萬象的內容卻以部落格方式經營,沒有報價表格與InfoGraph,一整個陽春到不行。

社群 - 高
        正如前面所說,法意並不熱衷經營虛擬平台,臉書的經營主要是用來推廣部落格的內容,部落格的社群互動方式也僅限於留言功能。

教育 - 多
        儘管網站上沒有明顯的課程與講座,但是法意最厲害的地方是在於掌握傳統通路 - 書刊雜誌、電視甚至咖啡廳,最原始本身的部落格就是一個教育網站,每天文章都有一些「不明顯的訣竅」,例如每天追蹤的黑手指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法意也辦講座、課程,但是他的課程也許不同於其他網站使用線上影音教學,據說是收費昂貴的小班制,因為太貴我沒去上,但印象深刻的是,我填好報名表單後,有一位老師打電話跟我講了30分鐘,但價格讓我卻步而放棄。

廣告 - 多
        幾乎都是法意自己的媒體廣告,報章雜誌、出版書籍、咖啡廳。

速度 - 慢
        廣告載入還會有等圖的現象。


延伸閱讀

理財網站系列 - 玩股網


        創辦人是在早期的部落格時代頗富盛名的財經部落客楚狂人,目前也還是該站的執行長,楚狂人一共出了三本書,寫了多篇文章,玩股網是藉由它的名氣提升流量,然後楚狂人在一場一場免費課程帶著聽眾使用玩股網,植入使用習慣在內心中。

        我參與過楚狂人的免費說明會,其儀表堂堂,談吐給人一種沈穩的感覺,雖然網路上有一些對他負面的評價,但我想楚狂人的名氣很可能大於玩股網的名氣吧。


分類:台股綜合、技術分析、教育

Informative - 多
        玩股網不只玩股,期權、外匯都有,只是網站的聯結還是以股票為主。

社群 - 高
        在臉書粉絲團經營方面也算用心,而且不會只發表跟股市有關的訊息。在站內方面也創造「社團」機制,由一個精通某領域的團長帶領,其實有點像是師徒制,這在目前所介紹到的理財網站中,算是非常高明的設計。

教育 - 多
        「文章」、「社團」、「課程」等機制,無一不是在落實教育客戶的精神,有些要收錢,有些免費,總之教育資源是不少的。

廣告 - 多
     跟大多數網站首頁一樣,有一個Banner廣告在輪播,只是這個廣告商不是一般熟知的Google Adsense,而是玩股網本身。另外,其他版面的也穿插著本站的商品、課程廣告。

速度 - 可
        等待載入廣告與圖片的時間偏多。


延伸閱讀

理財網站系列 - Nvesto


        首次看到 Nvesto 應該都會感到驚豔的,在我的 Mac Air 11" 上瀏覽首頁可以看到大盤收盤K線圖、法人買賣超與資券餘額、亞股、美股、歐股,這就是所謂的 InfoGraph。大部份的財經網站追求資訊更新是好事,不過往往網頁上塞了一堆訊息或表格,那就是雜訊了。

        Nvesto 是一個看起來相當有質感的理財網站,沒有太多商業化的教學、講座,有美觀的數據表格、類股。缺點是有些資料的並沒有每日更新,也不太重視社群粉絲的經營。


分類:台股綜合

Informative - 適中
        Nvesto 的主打市場在於股票,也因此沒有期權、基金、權證等其他交易商品的資訊,版面也較為清爽乾淨。

社群 - 低
        蠻難感覺到 Nvesto 有在認真經營社群這一塊,網站上很少有與粉絲互動的設計,就連臉書粉絲團的發文也都很不積極,而且訪客發問也有不回的。

教育 - 低
        跟前面幾站相比,Nvesto 幾乎是沒有耕耘這一塊市場,所以網站上缺少名詞解釋,也看不到「產品」、「講座」等資訊。

廣告 - 少
     沒有廣告。

速度 - 快


延伸閱讀

理財網站系列 - CMoney



        這個網站與其說是理財網站,倒不如說是一家賣理財軟體的公司,從首頁不斷更新的理財寶「下載人數計數器」,就不難看出這是個主打決策自動化流程的軟體公司。事實上全曜財經股份公司的介紹頁就說明 CMoney 投資決策系統是公司的基石。

        與其說 CMoney 是個理財網站,更貼切的說法是,CMoney 是財經界的電商,其商品是各式各樣的理財軟體、課程、文章。


分類:台股綜合、理財軟體

Informative - 過多
        CMoney 與 Hi Stock 的同質性非常地高,而且除了販售講座、課程之外,還有理財軟體,而且技術面、基本面都有,交易工具也很雜,期貨、股票、選擇權、權証等,保羅萬象!

社群 - 高
        從粉絲頁按讚數12.4萬來看,是個不錯的成績,理財寶社群似乎也常舉辦公開活動。推廣其他理財產品也是社群的基本功能之一。

        「追訊」功能是一個仿造臉書追蹤推文功能的特色,先前最早在「財報狗」上看到,可以追蹤「個股」、「財經雜誌」、「社群媒體」、與「熱門話題」。

教育 - 多
        理財寶網羅了一堆財經部落客、分析師,而且還分門別類。方式也分成「講座」、「部落格」、「影音」等。

廣告 - 多
        基於本身就是財經軟體公司的緣故,首頁就是產品廣告。不過這也無妨,因為網站的理念跟廣告並無衝突。

速度 - 中


延伸閱讀



理財網站系列 - Hi Stock


        Hi Stock 全名是「HiStock嗨投資理財社群」,主打的就是社群功能,可以確定的是本網站在經營粉絲團的努力不亞於加強理財資訊,目前 Hi Stock 在台灣的排名已在千名以內,粉絲團的按讚數有1.4萬,還算OK。

分類:台股綜合、技術分析

Informative - 過多
        主軸是台股,但陳列的資訊依舊是混雜著期貨、選擇權,首頁也是混雜著文章與行情報價,還有本站主打的商品。

社群 - 高
        如同一開始所提到的,Hi Stock 在經營粉絲團的努力,以及提供 Facebook 15秒快速註冊,無疑都是在利用社群媒體的槓桿擴大本身的品牌。

        網站內的「討論區」則是唯一的互動版面,看起來是粉絲唯一可以參與互動的地方,所以社群功能在 Hi Stock 扮演的角色,就是不斷地開發新課程、華麗的版面,然後吸引客戶上門買單。Facebook 粉絲團有點像是站在商場門口的舉牌人員,負責把人引誘進來網站買課程,「智慧選股」則是免費試吃活動。

教育 - 多
        最早聽到這個網站的原因是因為我在外面上課的老師也是這個網站的講師之一,而且「線上課程」功能也是本網站的一大特色,如果把「部落格」功能也算進來教育這塊,那麼 Hi Stock 我會給予偏多的評價。但是,使用者付費也是很正常的,網站裡的大部分文章與影音都是收費的,因此  Hi Stock 也算是在努力經營教育市場這塊。

廣告 - 中
        廣告版面不多,沒鉅亨網誇張。但仔細看,本站的所有東西都是商品,任何文字都是吸引你付費瀏覽,所以嚴格來說,隱性的廣告量算高,但不至於惱人。

速度 - 快


延伸閱讀


理財網站系列 - 富聯網


        金融資訊服務的領導品牌「精誠資訊」旗下的投資理財服務網站富聯網,其首頁充滿指數資訊表格,提供國際股市、匯率、商品期貨的行情報價,版面類似鉅亨網抽掉所有所有廣告一樣,版面簡潔載入快。


分類:台股綜合、技術分析

Informative - 過多
        在目前想做為一個入口型的投資網站,似乎是有點多餘而且不切實際。一個投資人不可能精通各種金融工具,所以把股票、期貨、選擇權、基金、外匯各種工具都納入到一個投資入口網站裡,在目前看起來不是主流。

社群 - 低
        富聯網在社群上著墨不多,僅有過時的部落格平台,而且介面陽春、文章少。終於找到一個很不明顯的連結:http://blog.money-link.com.tw/

教育 - 少
        富聯網在財經新聞著墨較深,而教育服務卻很弱,這跟大多數的財經網站是一樣的!

廣告 - 少
        除了自有商品廣告之外,似乎沒有外部廣告。


速度 - 快

其實不是只有 GigaCircle 帶頭在網路上作亂而已


     
        我閱讀了于為暢大哥某篇探討內容農場的文章,有一句話投射到我的內心深處,引起了共鳴,那就是 -- 「電視媒體已經淪陷了,我不希望網路跟著陪葬!」,不知道最近越來越不喜歡閱讀從社群網站轉貼的文章了是不是這個原因,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網路上內容開始惡化,而且是到一種無法挽救的地步!

        GigaCircle 旋風起了個頭,加快了爛文的傳播速度,這類的內容農場很喜歡使用會讓人心癢的標題,提高點進去的機率。現在,我看到傳統媒體已經把黑手伸進去了,也開始學會這招,在臉書上寫出誘惑人的標題。

        但你以為台灣只有內容農場是網路亂源嗎?很遺憾地,不是!有更多以專業、大師的包裝,卻寫出一堆大便文,而且這些作者們還可能會在著名的網路媒體上開設專欄,結果就是讓一些似是而非的腦補文填滿讀者的腦袋!可怕的是,「關鍵評論網」、「想想論壇」這類講究品質的內容網站,竟然也淪陷了,那就更別提蘋果日報專欄了。當這些教授、專家都帶頭寫起腦補文的時候,台灣的網路媒體會有什麼值得期待的呢?

        如果我們譴責 GigaCircle 的制度讓很多人因為錢的因素而進來這個圈子攪和,使得網路內容變得混亂,那麼也應該要用同樣的標準監督那些優質論壇的寫手們,因為他們也拿稿費,也得要為了生計去寫文章,如此一來,寫手們的內容就未必是公正客觀了。

        值得反思的部份在於,我承認自己也是當過垃圾文章的推手,用滑鼠按讚或分享都是去浪費別人生命的幫凶之一!那些不合乎正常邏輯的文章也許會用華麗的詞藻包裝,或者是大眾愛聽的題材,往往都可以吸引眼球。讀者除了提出批判網路內容糟糕之外,其實最重要的是訓練自己的判斷能力,而且要常常練習,拉高層次去監督那些自詡為大師的文章!


延伸閱讀
  1. 你今天震驚了嗎?談下標和內容農場(含GigaCircle)
  2. 七個內容農場和內容網站的不同處,特別是第六個!

勝文食記:看完之後只能笑笑而已,如果連還是當選哩?



        嗯,每次選舉都能看到網路上的創意影片,但最近這幾次下來,我看到幾部攻擊連勝文是以「豬排」、「勝丼」作為主題的搞笑片段,只是自己捫心自問,當網友做這些攻擊,最後連勝文依舊當選台北市長,這代表什麼?台北市民喜歡吃豬排?或是台北市民每次都是都做出了跟潮流相反的決定?

        我們來看看歷任台北市長,國民黨的得票率(資料來源:wiki)

    1. 1994: 25.89%
    2. 1998: 51.13%
    3. 2002: 64.11%
    4. 2006: 53.81%
    5. 2010: 55.65%
        除了1994年陳水扁雖勝選但得票率也沒有過半,而且國民黨加上新黨超過50%,在這樣的選民結構下,我們看到連續幾次大選,網路上總是推出一系列好笑(但內容空泛)的影片,而且現在的社群媒體這麼發達,結果一堆無腦的影片總是很普及。

        回到正題,看了這麼多以連勝文身材作為嘲諷題材的影片後,我除了懷疑影片創作者只是想藉機創造流量之外,並不覺得這就會讓中間游移的選民會把票頭給柯文哲,而且甚至還可能流失「重量級」的選票。市民行銷作到這,柯文哲陣營的選民有沒有機會被教育成用「外表」來作為反對連的藉口?如果是,我只能說這廣告只幫到連勝文而已。

        這讓我想到過去討厭拿 iPhone 的人最常用來攻擊的話:
    • 用iphone什麼東西都要錢
    • 很多東西都只能綁死在iphone
    • 用蘋果的人真有錢(酸!)
        事實上,我從來沒有花錢買App,而且我用蘋果的產品不代表我只能用蘋果的服務,也用了Google, Evernote....。而且一台 MacBook Air 128G,在折扣日當天買不到三萬,有傳說中得很貴嗎?蘋果的東西其實就把「使用者體驗」做得很流暢,這樣就會讓人喜歡了。

        應該反思的部份是,攻擊若不能集中在有效的點,只是隨風起舞的搞笑,那麼浪費時間「製作」、「看」、「傳遞」這些東西有什麼意義?只會讓那些支持連勝文的人內心更加篤定,因為從來沒有一個「靠嘲諷他人身材的陣營」可以在台灣勝選。

        「勝文食記 」就真的只能笑,其實對選民素質提昇沒幫助,看了這片,不會讓你更有能力去質疑連的背影、政見與其當選後所帶來的影響。





全聯的中元節商機

        商人的嗅覺總是特別靈敏,小時候覺得鬼月是可怕、嚴肅的,但是長大以後,慢慢看到許多利用鬼月的恐怖氣氛來獲利的實際案例,例如「鬼屋探險」、「百鬼夜行」以及電影院會搶在七月上檔鬼片,這些賺錢的伎倆早就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但值得一提的是,我進到全聯就會看到一個很明顯的區塊,就像下面這樣:


        然後你就會發現這樣的中元節,一點也不恐怖啊!而且我覺得這次全聯的行銷活動非常高明,這個鬼太郎收納便利箱是可以拿來當箱子用的,外殼不只是拜拜完的廢棄物而已!

        全聯是台灣最注重節慶行銷的超市,尤其是中元節,過去也曾在電視上看過「貞子」與「傑森」系列,已經徹底把中元節的恐怖氣氛反轉了,全聯似乎是看準了新一代的年輕人越來越注重設計與實用性,加上融入「主題元素」,讓年輕人不至於排斥中元節。其次中元節一直都是在暑假,一般小朋友會陪家長逛超市,卡通化的產品絕對吸引小孩的眼睛,同時讓家長荷包失手了!

        最後,來看看一下貞子與傑森系列吧~








反思「陳菊 睡覺」的社會期待

圖片來源:東森新聞網站

        在高雄氣爆發生後,陳菊市長的處理能力不免成為媒體的焦點,她猶如一個企業的CEO在公司遭遇重大困難時必須扛起責任,並且利用自身的權力,協調各部門資源,讓整件災難因為有一個有效率的團隊而快速排除!

        事實上,我一直都相信陳市長與其所帶領的團隊能力是充足的,但我看到這一則新聞“陳菊救災近24H沒睡!網友感動「以高雄為傲」:多休息”以後,不免為這社會的氛圍感到驚訝,怎麼這個社會評價一個領導者的好壞,竟然變成要看領導者是不是一頭耐操的牛,不然就是要有「阿信」的精神 − 任勞任怨!

        上網 Google 「陳菊 睡覺」,可以得到先前高雄市長陳菊坦誠睡午覺遭受批評的新聞,在這樣的社會民意基礎下,讓我不禁懷疑整個社會對於領導者的要求是「要誠實」還是「要世故」。
Google : 陳菊 睡覺

        我們台灣人喜歡自詡為「台灣牛」,後來卻遭到戲稱為「奴性太重」,即便奴性這個議題已經被討論很久了,但是整個台灣人好像依舊留著這樣的血液,任何人都有可能是「慣老闆」,從這次陳菊市長兩次的災難應變,我理解到她其實是在配合社會期待,然而這個社會期待的價值是錯誤的。

        這兩次的「陳菊 睡覺」新聞,帶給一個創業者的反思就是,整個社會價值偏好「那些幹的很辛苦的笨蛋」,而不讚賞那些「聰明或許帶點懶惰,卻很有效率且少出錯」的人,所以當「只有豬 available 時該怎麼?」,就讓豬去完成他們的人生夢想,而我們去完成自己的夢想。
       
        最後,我敬重陳菊市長的付出,她不是刻意要這樣的,是社會大眾逼她選擇演戲給豬看的。


延伸閱讀
  1. 陳菊救災近24H沒睡!網友感動「以高雄為傲」:多休息

Gmail 少了重要郵件設定,就會像這樣子


        最近 Steve Kovach 在《BusinessInsider》上發表了一篇「11 Smartphone Home Screens From Some Of The Biggest Names In Tech」,其中紐約時報的科技專欄作家 Farhad Manjoo 的桌面上的 Email 的未讀郵件加起來有20多萬封,就我的經驗來說,當未處理的事情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數量時,大腦就會開始選擇忽略,以下這個圖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圖片來源:BusinessInsider
        Farhad Manjoo 強調他使用 Spotlight 來搜尋需要用的 App,但 Email 在不在他的搜尋範圍我就不得而知了,只是看到他的 Email 與 未接來電,我想如果真的有急事要找這個人,成功找到的機會應該很低吧!

Email 是過時產品?!

        在我的GMail信箱顯示的未讀郵件,每天總是低於10封,因為我仿效了「電腦玩物」作者的作法,把收件匣區分為「重要郵件」與「一般郵件」,然後我每天只會注意重要郵件,其他的訊息則是有空在看,結果這樣的習慣也將近兩年了,我覺得自己越來越少點擊手機上的 GMail 程式,除了收收信用卡帳單、電話費之外,慢慢的 GMail 好像越來越淡出我的生活重心。

        或許可能是即時通訊軟體的興盛,大家溝通的媒介開始轉向更即時的 Line 或 Facebook,EMail 反而成為「工作上」才會使用的工具,EMail 的通訊界面簡單,但現在可能淪為雞肋軟體了。

延伸閱讀



  1. 11 Smartphone Home Screens From Some Of The Biggest Names In Tech
  2. 每天清空 Gmail 收件匣的 10個 待辦郵件清單處理法



台灣網路時尚產業的「快流行」


        在線上服飾零售商購買體驗,除了便宜、方便之外,還有一個負面特點就是它們的衣服大多都不耐久穿,隨著清洗的次數越多,衣領出現鬆弛,缺少彈性是一定會發生的,不過消費者想以地攤貨的價格購買一件可以穿好幾季的衣服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現在的業者這麼賺錢的情況下,其實也代表著其實消費者重視款式多樣性、消費體驗、價格很可能超越產品本身的耐久度。也就是說,當你在網路上挑一挑然後刷卡過幾天送到家,雖然衣服很容易穿壞,但不必出門逛街或擔心衣服退流行,線上服飾購物是網路服務業的最佳典範!

        線上服飾銷售網站 OB嚴選 共同創辦人兼營運長張祐誠在廣播節目 - 《科技98》接受 Jamie 的採訪提到公司走「快速流行的」策略的幾個重點:
  • 每週推出150新款數(含各類衣服、配件)
  • 每件衣服的平均價格為 NTD 150
        相對於門市,服飾電商如何降低成本來控制平均單價
  • 少了實體門市,因此不須負擔店租(廣告費用相對於店租是便宜的)
  • 集中庫存管理,提供週轉效率(不須配送到各門市)
  • 少了門市的人事成本

        從騰訊科技在【台灣服裝電商lativ為何一路走紅?】中也同樣提到「價格親民」、「銷售方式靈活」是服裝電商成長的關鍵,不難理解價格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的最主要因素,扣除實體店面所花費的成本,透過網路或許真的將成本下降反應到售價上吧!

        不過張祐誠同樣提到未來的電子商務很可能從單純的 B2C ,轉變為讓消費者願意因為這個品牌到旗艦店消費,或許只是走向另一個 O2O 模式,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

  1. 台灣服裝電商lativ為何一路走紅?

Mobile01 - 另外一種角度出發的PS 圖


        之前 Mobile01 的 PS 圖系列已經帶給我一種有點多到噁心的感覺,這次卻讓我覺得很溫馨,有一種希望看完每一張的衝動!Mobile01 用這一個已經被玩到爛掉的梗,在這次有弄出火花,讓人看到原來 PS 圖並不會只是拿來惡搞,還是可以用來放在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上!


從清玉廣告DM看加盟品牌經營



        初次看到這張廣告,我實在感受不出任何一家清玉的加盟業者自掏腰包請工讀生在大樓底下發傳單是否能直接把客源導入到店裡,因為我很少買飲料,也很少跟同事們一起訂飲料,所以我看到「冬瓜」兩個字再加上這張DM的背景顏色與工讀生的紅色制服,我就聯想起了清玉。

        這張DM對於清玉這個品牌來說十分的成功,像我這樣很少加入公司團購的人,偶爾會經過清玉的門市時,就會想起「冬瓜」,但我的消費不一定會直接貢獻到發傳單的門市,但對總公司來說卻是一大利多,因為加盟業者聘請工讀生為清玉打形象廣告,然後無論哪家店賺錢都可以貢獻收益到總公司。

        有一次我在一場演講聽到南部某連鎖茶飲創辦人講到該品牌的總店其實都是虧損的,所有的獲利都來自於加盟店的貢獻。所以這件事情給我某方面的啟發,在加盟制度裡兩種角色的立場:
  • 總店:控制好食材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加盟業者共同分享利潤,分攤風險
  • 加盟店:平衡店內的人事費用、店租與服務品質,吸引更多顧客創造收益
        站在總店的角度思考,其實只需要維持良好品質加上不斷地研發出新口味,加強品牌印象,要讓人在不知道要喝什麼的時候腦海中自動跑出「黃金比例」、「翡翠檸檬」之類的,這樣會直接聯想到清玉。因此這張DM就是用來不斷地在強化消費者心中的印象!

        之前寫到 GigaCircle 採用分潤的方式創造巨大流量,加盟制度不也是如此,每個加盟者也都希望賺錢,如此一來形成一種「魚幫水,水幫魚」的互利機制,在總店不亂搞的情況下,加上台灣人重視品牌形象的前提下,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模式!


延伸閱讀


狐狸思考與刺蝟思考



        在《精準預測》中提到兩種類型的人在預測事件的準確機率上有著極度不同的差異,偏向「狐狸思考模式」的人比偏向「刺蝟思考模式」的人更能預測正確,換個角度觀察這一段文字,應該探討的是「什麼樣的態度比較可能培養出敏銳的觀察力使之產生良好的預測」。我所定義的精準預測是在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對雜訊的處理能力以及能否勇於自我批判,不僅僅是結果本身。

狐狸思考的優勢

        Nate Silver 在書中說道:「一個好的預測者很需要具備一種「狐狸(fox)」的素質:多疑、審慎、不亂下結論、涉獵廣博、能站在陽台上從多角度思考、尊重事實、不過度自信、調適力強。」言下之意,狐狸這種多疑的個性,造就出其生命力頑強的結果。
        
        要為預測佐證,你得要廣泛收集各種資料,並且抱持著開放的態度來接納相反意見,而不是找理由反駁回去!就如同作者說:「如果要你走進中學教室,預測誰未來會當醫生、律師或是過相當好的生活,又或者誰的人生將過得比較貧窮,你得需要至少仔細研究一個禮拜,觀察他們的言行...」。所以,要有好的預測能力,就要學習多疑、審慎的思考方法!

刺蝟理論 - 柯林斯觀點

        我在網路找到狐狸與刺蝟的相反論述,柯林斯認為刺蝟型的人俱有化繁為簡的本事,他們重視事情的本質,並且認為狐狸型的人總是一心多用,前後矛盾。

狐狸與刺蝟的相互批判

        在柯林斯觀點 - 刺蝟原則中提到以下一段話:
說得更清楚一點,刺蝟型的人並不笨。恰好相反,他們很清楚如果要獲得高瞻遠矚的洞見,根本之道在於單純。還有什麼觀念比e = mc2 更單純?還有什麼觀念比從潛意識發展出來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架構更單純?還有什麼觀念比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更為優雅?不,刺蝟型的人並非頭腦簡單的笨蛋,他們擁有敏銳的洞察力,因此能看穿複雜的表象,找到潛藏的形態。刺蝟型的人重視的是本質,其他一切都置之度外。
        事實上這段話正如同 Nate Silver 對刺蝟型人格所描述的(參見下圖),「專科」與「意識形態為主」,Nate Silver 並沒有批評刺蝟型的人是笨蛋,但解釋到這種面對這個充滿雜訊的世界中,刺蝟的做法會產生比較弱的預測!

        同樣的,柯林斯也批評狐狸類型的人總是一心多用,前後矛盾,並引用了古希臘寓言「狐狸知道很多事,刺蝟只知道一件大事」來說明刺蝟類型的人較能專一,並找出世界的法則。
狐狸思考與刺蝟思考比較 - 截至【精准預測】 

結論

        就我蒐集柯林斯+柏林與 Nate Silver 對「刺蝟-狐狸」論述的觀察,我認為兩者是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柯林斯研究企業領導人,當然反對領導人帶著一種多變的特性。然而 Nate Silver 用刺蝟來形容那些電視上的預測名嘴們是基於那些預測者本身的意識形態主張,而且不懂得自我批判。

        我不能說柯林斯的觀點不好,畢竟企業領導人有化繁為簡的能力是好事,他們不能三心二意,否則會帶給人一種不穩定的感覺。但是柯林斯沒說的是狐狸特質中的「自我批判」、「小心謹慎」、「依賴觀察而非理論」,這些特性使得狐狸類型的領導者是處於一種不斷進化的狀態,透過反思來修正自己的看法,必要時也會改變初衷,這不是三心二意,而是所謂的「多角度思考」與「尊重事實」。


延伸閱讀


競爭力不如合作力


     

兒童用品與理髮店的跨界結盟

        行經美村路發現一個有趣的店,在嬰兒用品店隔壁的一家美髮沙龍特地設置了一個「兒童剪髮區」,並且裝了一台電動車來當座椅。

        身為一個父親,很了解小孩子很難專心坐在椅子上給設計師乖乖地剪頭髮,因此業者想出了這種方式,我覺得非常實用且有趣,而且父母若放心的話,也可以先去旁邊的商店買東西,衍生出一種利益共生的異業結盟。

競爭力不如合作力

        這讓我想起猶太人開加油站的這個例子:

  • 第一個猶太人來到小鎮上開了個加油站,生意很旺。
  • 第二個猶太人來了,發現加油站生意很不錯,想到加油站的客戶需要吃飯,所以投資開了個餐館。
  • 第三個猶太人來了,想到來小鎮的人多了需要住宿,於是開了個飯店。
  • 第四個猶太人又發現住店的人需要生活用品,於是開了超市。
  • 第五個,第六個……來的人越來越多,吃飯住宿旅遊經商的人又需要加油,於是加油站、餐館、飯店、超市的生意相繼更旺了,逐步小鎮就成了一個經濟繁榮的小鎮,很多猶太人都富裕了。
        事實上,重點在於觀察環境!因為我們從小被訓練成要不斷地培養「競爭力」來贏過別人,以至於缺少觀察身邊環境的人到底需要什麼幫助!反過來說,如果從小我們強調的是「合作力」那麼現在的台灣會不會比較好?




在 Mac 上使用 Meld Compare

Ubuntu 上習慣使用 Meld 來比較程式碼差異,在 Mac 上一樣也可以做到!

基本環境需求:

  1. Homebrew
  2. XQuartz
Homebrew 就不多說了,這是給 Mac  玩家一個方便的方式來安裝 Mac 上缺少但你會需要的工具。
XQuartz 則是作為一個模擬 X Window 的環境,好讓像 Meld 可以在 OS X 上跑起來,下載畫面如下圖:

安裝步驟:

  1. 下載 XQuartz,並安裝。
  2. 安裝完畢後會要求重新登入
  3. 接著透過 brew 安裝 meld,過程會下載需要的套件
    1. brew install meld

Meld 執行畫面






從 Rails 101 的免費下載看時間價值

Ruby on Rails
為了加速Ruby on Rails的推廣,「Rails 101」電子書現在開放免費下載。這本由台灣知名Ruby on Rails 程式設計師與創業者xdite撰寫的電子書,目的是為了降低因RoR版本變革過速,對開發者造成的超級門檻。購買連結在leanpubReadmoo上。

時間價值:早買早享受!

        在網路上看到一則消息「台灣:Rails 101 電子書開放免費下載,RailsP2P教學平台同步啟動(更新)」,就在兩個月前我在網路上刷卡買了這本書,還分享個兩個朋友一起看,憑藉著分享就是力量的精神,我樂於把書分享給一起對Rails有興趣的人。基本上若我只考慮到持有成本(書錢),那麼就是當凱子,事實上現在還免費下載!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花錢在更早的時候獲得了本書的內容,這就是時間價值的意義,等於早買早享受!

免費可能讓人不在乎?!

        因為其中一本書分享給同事的緣故,後來才發現他根本沒在看,於是我心裡猜想是不是因為取得成本的關係,讓一份資源在我們兩個人有了不同的利用效益。興趣有濃厚差別,但免費獲得資源是否會讓人以為自己賺到而忽略掉時間價值的意義?

        從這個朋友的例子告訴我,免費與推廣是不同層面的事情,就像Hershey’s 和金莎的巧克力(參考資料一)的實驗中提到的反思:「免費版和付費版的客戶各有哪些迫切需求?」,免費模式下的客戶與業績是兩回事。

限時是殘酷的!

        圖書館的書都是免費的,但熱門的都很難借,要排隊預約,就算借到了看不完也得還。這個實際案例是在強迫擁有資源的人要立即使用,時間不會多給的。或許這種做法更有機會讓人理解時間價值的重要性吧!

後記

        我很樂於見到Rails推廣起來,透過作者無私的分享,可以讓那些真正想學Rails的人有免費書籍可以參考。事實上該作者已經辦了不少的研討會了,開放免費下載書,的確是一種推廣!

參考資料:

  1. 免費商業模式已死
  2. 台灣:Rails 101 電子書開放免費下載,RailsP2P教學平台同步啟動(更新)


從「沛星獲紅杉注資」這篇新聞看到了什麼未來趨勢?


電視台與網路的精準度差異

        家裡有裝過第四台的應該都看過所謂的蓋台廣告,看過最多的是「餐廳」、「當舖」、「銀樓」的廣告,這種蓋台廣告有一種特性 -- 「區域性」非常的強烈,雖然你常會在不同的時段看到一樣的廣告,但他的位置都離消費者住的位置不遠!但這依然還是種大眾行銷。

        網路廣告則不同,技術不斷地進步,嘗試從使用者的基本資訊挖掘其可能喜好的廣告是什麼,減少盲目行銷,不過卻不存在距離的概念,因為電子商務包含了線上購買、線上支付、物流的特性,削弱了距離太遠的問題,這也是近來網路廣告業可以不斷成長的背景因素

精準地投放網路廣告將是未來趨勢

        先前在另外一篇文章 淺談投資網站的分眾 提到鉅亨網的首頁夾雜太多資訊,顯得雜亂無章,如果你是個廣告主,要買欄位推廣自家的基金,顯然鉅亨網的首頁客群目標不明顯,很難準確的投射到那些想買基金的客戶電腦上,單純推廣基金的話,顯然放在「綠角」可能會好一些。

        從業主的角度思考,當然是要越少錢在短時間內快速曝光,所以過去那些網路廣告業的名詞:AD Network -> AD Exchange -> DSP -> ATD 目的都是在解決業者投入廣告無法精確地傳送到 Target Audience 眼睛裡。

沛星提供了什麼服務?


  • Mobile Advertising Service
  • Mobile demand side platform
  • Data Mining and Analytics

        這家公司原本策略是發展遊戲,最後卻以網路廣告的方式獲得注資,自Google壯大以來,桌機的搜尋引擎市場提供了Google廣告業務很好的孕育平台,因為Google不但販售業主放置關鍵字與醒目的位置,每天更有數以兆計的資料匯入Google資料庫提供其分析數據。我認為沛星是另闢戰場的一個範例,把焦點放在手持式裝置平台,智慧型手機與平板的成長是一個重要關鍵!


小記:再次激勵台灣的創新生態圈

        這篇新聞的一個亮點就是「紅杉資本」,這個曾經投資過眾多優秀科技公司的創投公司,正式在台灣科技業投下第一顆震撼彈,為台灣科技圈創造一個很好的典範,從這幾年依靠智慧型裝置成長的電商平台與各種精實創業,證明台灣不是一個非得一直依賴傳統科技業才能生存,也不要讓台灣的學院成為大企業的職業訓練所了。

參考資料





世足賽開打,要再掀起仇韓情緒了嗎?!

圖片來源:Wiki
        每次運動比賽都會激起台灣人的反韓意識,這次也不免俗的聽到「我們支持跟韓國對打的球隊」,還有人提到韓國就氣得牙癢癢的,只是為何台灣人這麼的討厭韓國?台灣與韓國這兩個國家的人民真的彼此了解嗎?

國家比較

資料來源:Wiki
        從以上數據,台灣只有在購買力稍微贏過韓國,其餘總體經濟表現皆被比下去,時至今日,台灣媒體與政府官員依舊還停留在7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中。台灣人為自己貼上這個標籤後,從此把自己的成績標準定在與香港、新加坡、韓國上。

圖片來源:Wiki
        看看韓國參與重要的國際組織遠勝於台灣,代表著我們國家連參與國際事務的能力都缺乏。

朱立熙教授:台灣人需要建立自己的韓國觀

        台灣人之所以會有仇韓意識,基本上來自於過去傳統中國的老大心態。大清帝國時期,朝鮮(南北韓分裂前)是中國的藩屬國,所以中國始終都把韓國當成小老弟,然而自蔣中正撤退到台灣來以後,也把這種觀念帶來台灣,以至於中華民國(台灣)雖然表面上怎麼看幾乎都比韓國小,但內心卻把自己當成大國!

       承朱立熙教授的觀點,台灣人此刻需拋棄過去對韓國的優越感,因為我們始終都不認識韓國,只是單純地從媒體上吸受反韓的資訊,而這些新聞報導多半都是不客觀的!因為少數人的權力者持續操縱著媒體,卻還有一些瞎起鬨的人跟著反韓,也許因為這些人心中的大國意識存在,阻礙了我們認識這個持續成長的國家。

重新認識韓國:杜絕媒體洗腦

        權力者能左右媒體,偏偏台灣人很吃這一套。當我們電子產業被韓國超越,就開始跟著資本家罵韓國,並期待她們的財閥垮台!

        重新認識韓國,而非只注重表面的韓國娛樂文化,而是學習這個國家好的一面。認清自己不是泱泱大國,才能杜絕媒體洗腦。敞開心胸才能容納更多。

誠品書店 - 暢銷榜, 2014.06 - 教導說話技巧太熱門!

圖片來源:誠品書店網站

        在誠品書店本月排行榜看到有趣的事,在兩個分類「財經商業」與「心裡勵志」的第一名書籍都是講授關於說話技巧,分別是:
  • 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 巧妙破冰, 打進團體核心, 想認識誰就認識誰
  •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2
        這個現象蠻有趣的,「說話」是現在的一門學問,這到底是因為工作而買?還是人際關係買哩?這我就不得而知了!不過簡單推想,朋友間的對話,通常都很輕鬆,真正有「調整說話」需求的人可能會是:

  • 職場上的需要,如業務
  • 打從內心覺得自己不會表達的人

        還記得兩年前在社區大學上了一門黃經宙老師的「聲音與表達技巧」,觀察在場的同學屬於業務工作的人真的不多,甚至過幾個禮拜後就消失的也有,到最後還留下來的同學有許多都是內勤,還有失業的!

        仔細想想,業務工作本身就是在訓練自身的表達技巧、應對,況且職場的前輩就是導師,而且許多業務性質的工作是配合客戶下班時間,還要撥控在晚上上課,不大容易吧!所以那些真正需要學說話的人,也許正是因為職場環境本身無法培養說話技巧的關係。
     
        我也是「人人都是業務這一句話」的信奉者,把自己當成一個商品,就是在適當的場合推銷自己,就我自己的感覺,上課比看書有用~

關注那些暢銷的食物

有些商品的確賣得比較差!

        樓下的早餐店A什麼都賣,夏天也賣「鍋燒意麵」。雖然不太清楚是不是風俗民情造成的,不過這樣子的菜單的確是「異常豐富」的!

        有天早上到早餐店B,那天去的還相當早,但已經可以發現左上第二排的「勁辣雞腿三明治」已經賣完了!比起「總匯三明治」它還貴五塊,卻更受歡迎!

        這篇不負責任的評論,雖然缺乏有效的數據支持,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做以下兩個假設:

  • 喜歡其他口味的消費者都比較晚來
  • 選擇其他口味的原因是因為「勁辣雞腿三明治」已經被挑光了

誰來決定喜好?!        

        同上,我們也可以假設在早餐店選擇「勁辣雞腿」的意願:
  • 100%主動
  • 看到最多人點
  • 「主廚推薦」或「網路評價極高」
        我認為「100%主動」的意願在面臨任何選擇性的情況下,應該是最不可能的了,人多少的有主觀意識,但在得知其他人也喜歡的情況下,那種嘗試看看的狀況也大幅提高了!如何求證呢?觀察周遭的人、電視、網站,就可以發現有人說「聽說那家的XXX很好吃」、「排隊美食」、「XXX部落客」推薦!

減少失敗的風險

        努力做出不受歡迎的商品就像是倒退走路朝向終點,專注在某種暢銷口味的銷售上會比想要滿足所有客戶的效果更好,不過我常會聽到有老闆因為租店面的關係,不得不擴充更多口味來開闢更多客源,然後為了維持不同客群需求,只好讓自己做得更累!

        「創造喜好」也是一種方法,「主廚推薦」不但是拿手菜,也可能是成本最低的一樣(時間與材料),但消費者根本不會知道這些,甚至「熱賣」也許也是業者創造出來的樣貌,不過這的確好且事實。

淺談投資網站的分眾

投資型入口網站還是廣告平台?

        台灣有太多投資型的網站了,可是大多是都讓我覺得爛透了!密密麻麻的排版加上很不友善的界面,會讓人聯想到金融商品的可怕,因為設計得很複雜所以才衍生出專家來搞死一堆人,看看下圖的網站首頁:

圖片來源:擷取 www.cnyes.com

        鉅亨網的資訊非常強大,而且包含面向極廣,從基本分析到技術分析,股票、債券、期貨、選擇權等都有,不過也可能是這種包山包海的想法讓他的首頁如此令人恐懼,首頁上最顯目的地方都是廣告,但是這種部落客用來賺點擊率的手法,竟然是採用在如權威的金融網站?!

圖片來源:擷取 Alexa.com

為什麼不把分眾的概念導入?

        或許是鉅亨網真的是想成為台灣甚至亞洲的金融資訊龍頭,但投資是一種很模糊的說法,而且我認為大多數的人終生可能就只會操作一種金融工具而已,因此所有投資工具中被討論最多的就是股票,也最多網站屬於這類。但是鉅亨網的定位應該是屬於大眾行銷,其實這點並不是問題,但我想說的是,因為他的包羅萬象讓整個網站變得很怪,像是另外一個台灣雅虎?!

        因此我們就站在使用者角度去看這件事情吧,使用者會不會厭倦這樣的排版進而自己發展出另一種新的呈現風格,例如 Nvesto - 全方位財經股市資訊站 就是一種新的變革,而且鎖定了股票族,在 Nvesto 首頁版面上看不到什麼廣告,而且一張圖就把收盤簡要資訊表達完成(雖然不太豐富),但你不會被一堆不重要的訊息給蓋住眼睛。


圖片來源:擷取 www.nvesto.com

圖片來源:擷取 www.nvesto.com

未來主流應該是社群化後的財經媒體

        在看到 財報狗 後,最讓我感到驚豔的莫過於「投資牆」這項功能了!根據 Alexa.com 統計,台灣人最愛逛第一名的網站是 Facebook,財報狗的投資牆完全複製這項特色,使用者可以自訂關注股票,接著它就會像是你的朋友一樣,主動在你的牆上貼出這檔股票的新聞,當然也可以關注真實的投資者,更可以像臉書那樣留言與互動!
圖片來源:擷取 http://statementdog.com/stream/

結論

       在現在隨手取得資料已經不是問題,傳統財經媒體的思維是以大眾傳銷為目的,在目前看來鉅亨網的流量排名遙遙領先財報狗與Nvesto,但是群眾還是會走向易用性最高的工具!



金石堂書店 - 非文學類排行榜, 2014.05


        最近在金石堂實體書店看到「非文學類排行榜」的前「Top 20」中,出現了六本跟健康有關的書,其中有三本是關於瘦身的方法。可見瘦身真的是一門很熱門的話題(其實一直都是,只是之前不太注意),也怪不得新創公司iFit可以快速的成長並獲得種子基金挹注。

        排行榜第一名的則是商業類的「絕對成交」,此類別在「Top 20」共出現三本,過去我逛書店都會發現這類的書籍一直很暢銷,很多超業喜歡出書寫自己的偉大經歷。但這類的書能暢銷基本上也代表著優秀的業務員其實很愛看書,換句話說他們懂得提升自我而進修,而且是有方向的前進。

        比較可惜的是Startup的書沒有出現在「Top 20」中,不知道是不是熱潮已退,台灣人創業精神世界第一(台灣創業精神排名世界第一,那創業成功率呢?),但好像不是很愛看書,就我認識的一群人,有閱讀習慣的不多,更不用說是有系統的閱讀了,只是我個人認為要創業一定要有好的閱讀習慣。

GigaCircle - 運用人性的社群媒體


        在看完黃郁棋針對山寨媒體 GigaCircle 的分析(山寨、流量、新媒體)之後,顛覆了我對新媒體的認知,其實新媒體還是沒有改變人們對訊息的解讀啊,它還是建構在「不思考」、「不求證」的道聽塗說與隨意散佈上,而且我還可以在 GigaCircle 上看到多年前的垃圾文章,然後重新用圖片包裝,重點是它被大量分享了。

        恩,我的動態資訊已經被這種山寨媒體強姦了,重點還是因為我的朋友們按讚我才看得到它的,自從半年前我停止追蹤「卡提諾論壇」的動態之後,的確版上少了好多誘使人進去浪費時間的廢文。但 GigiCircle 創辦人他X的真是天才,完完全全掌握人性特點 - 貪圖輕鬆賺錢,他的口號就是不需門檻,只要發文就可以賺錢!重點是它成功的驅使大家「主動」分享了即使看起來是垃圾資訊的文章!

「內容」群眾外包與「讓利」

        首次看到這個名詞「群眾外包」是在《南瓜計畫》一書中讀到的,早期讓潛在使用者參與產品的開發過程有以下好處:

  • 粉絲是積極的參與者,還會主動幫產品行銷。
  • 產品還沒上市就已經找到買家了!
  • 誰不喜歡產品有自己開發的痕跡?

        不過我最驚訝的莫過於網站內容外包的新玩法,其實 GigaCircle 的作法在網路界並不是什麼先驅,以往的各大論壇如「卡提諾」、「Mobile01」、「共產檔」,甚至是如「Teepr」、「SOS」等,這種娛樂分享平台一堆一堆的冒出,基本上 GigaCircle 作為一個娛樂入口平台並不稀奇,但是驚人的嘗試總是能讓他成為冒出頭的那一隻羊,也就是利用「分潤」吸引作者主動發文,分享還能賺更多。

GigaCircle 的下一步?

        從這次 GigaCircle 的崛起看來,大概可以得知網路受眾基本上是不太會辨別內容是否有原創性,N年前的廢文還是在臉書上傳來傳去,他只是換了個包裝罷了!但我還是相信這種經營模式不會長久,雖然 GigaCircle 有著強大的攻勢在各大媒體上洗版,但現在看起來已經有論壇正在封鎖來自 GigaCircle ,早晚民眾會慢慢厭倦這種空洞的文章。

        網路的特性在於即便你是素人仍有發光的機會,所以一個 GigaCircle 爛掉了,還會有下一個來取代他,只要群眾的好奇心不死,流量依舊是最重要的指標!

哪邊有優質的共筆平台

        其實台灣有許多優良的共筆平台,寫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很多時間、很多內含,提昇質量絕對不是靠圖、靠標題就好的,所以我想多多推廣一些好的共筆平台,多看一些有意義的文章囉~

參考資料






新加坡之行的住宅風氣觀察




        趁著這次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被抄事件,拋開背後可能的政治算計,我想寫一篇延宕很久的新加坡之旅所觀察到的兩國政府對於人民住宅的差異。

房地產生態圈

        我覺得台灣人把不動產視為市場機制的商品,已經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在不動產交易體系,的確養活了不少人,包含有:

  1. 建商
  2. 代銷公司
  3. 房仲
  4. 室內設計
  5. 水電
  6. 投資客
  7. 代書
  8. 線上資訊提供者(Host)
  9. 貪官
  10. .......
        難怪在台灣房地產被稱為經濟的火車頭,從以上粗略地分類中就可看出有龐大的從業人員了,所以房地產的景氣榮枯深深地影響了台灣許多人的生計。可是我們該認真想想,房子的本質是什麼?為何大家默許它成為一種炒作的工具,紛紛加入這個「利出一孔」的體系?為什麼台灣的房地產只有炒作住宅,而不是商辦?

新加坡開眼界

        在我去了一趟新加坡後,發現到新加坡的空地比我想像的多,這個國家似乎處在一個不斷變動的狀態,我看到有許多興建中的商辦大樓,所以新加坡創造了很多工作機會,吸引了周遭許多國家的人力資源。就住宅方面來說,作為一個城市型國家,新加坡非常懂得利用土地,約有82%(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的公民居住在政府興建的公共房屋裡。

        但是台灣社會卻很奇妙,四大報的左側都賣給建商打自有住宅廣告,台灣社會有如此缺乏自用住宅嗎?

住家為什麼離公司這麼遠?

        台灣的政府官員很喜歡拿新加坡例子說嘴,但台灣城鄉發展差異很大,台北市就業的便利性遠遠大於其他地區,就算住在淡水的人,都還可以搭捷運到內湖、南港上班。但住在其他縣市的上班族就可能要機車、火車、腳踏車、公車轉來轉去,非常不方便!

        台灣政府其實很放任建商亂搞,在都市的開發規劃上,缺乏一套完善的規劃,取而代之的是眾所周知的政商勾結,最後在利用許多住宅貸款補貼政策請君入甕,讓消費者成為被剝皮的羊。

如何利用 Automator 在 MAC 下批次轉換圖檔格式

MAC下有一個很棒的工具 - Automator,可以批次執行固定流程,有了這個功能,圖片轉換格式就變成一種很簡單的任務。
操作流程如下:

1.打開 Automator, 使用手勢顯示App

2.在文件類型對話框選擇「工作流程」

3.把檔案從Finder拖曳至Automator

4.選擇「變更影像類型」

5.選擇輸出的檔案位置,在選擇轉換的檔案類型,最後按下執行做轉換即大功告成。

烏俄衝突下受影響的產業

烏克蘭方面 根據OEC World,2019年烏克蘭的GDP排名為全球第55名,路透社資料顯示烏克蘭出口葵花子油為全球第一、大麥全球第二、芥花籽油與小麥為全球第三、玉米為全球第四,可見農業是烏克蘭的主要經濟支柱,而烏克蘭最大的出口對象竟然是俄羅斯,緊接著是中國、德國、波蘭與義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