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閱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閱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告密者》中關於日本失落20年的另一觀點

 讀完Woodford的《告密者》一書之後,我對日本失落的20年(現在可能邁入30年)有更深一層的看法。過去許多關於貨幣戰爭的書籍或是相關報導都會提到廣場協議使得日圓大幅升值,至此日本經濟衰退,一蹶不振,許多資產的價值至此從未回升過。

回到當時的時空背景,廣場協議前的日本企業四處購買海外資產(跟現今的中國有點像),日本企業的產品市占率很高,但根據該書的描述,追逐市佔率的代價是犧牲利潤,因此當日圓升值之後,價格本身的競爭力自然會下滑,同個時期的韓國產品市占率則逐步上升。

這本書點出的最大問題在於當日本企業賺錢的時候,同時也隱藏了日本企業的弱點。作者引述麥可·波特指出日本企業的優點:高品質與低成本、多樣性與多功能、精實生產、把員工視為資產、終身聘用、共識領導、強大的內部網路、長期目標、高成長的產業與內部多角化經營。但這樣的特質在面臨市場改變的時候,也變成了問題。

如剛說的,以低利潤來追求高市佔,可能就是先天無法抵擋日圓升值的主要病因,但終身雇用制使得企業常常會留下不賺錢的部門(甚至虧錢),更甚的是,日本大企業不像西方有強大的股東壓力制衡,缺少監督的機制,可能也是Olympus鋌而走險進行高風險投資來掩蓋公司利潤下降的原因。集體決策的管理模式,使得沒有人敢勇於講真話,一起做決定就不用負擔責任,即便是方向錯誤也沒人敢挑戰的文化註定會把企業帶向失敗的方向。

過去看日本失落的20年,許多資料來源往往都把責任推給美國以貿易進行貨幣戰爭,這或許是一項因素,但先天體質問題也是不能忽略的問題,本書只有從Michael Woodford的觀點出發,但我也只有就失落的日本這項議題提出來寫,當作筆記。


閱讀心得: 《日本第一速讀王教你讀得快,記得住》

 


摘要
    在閱讀過程中,就算覺得「已經忘記前面內容寫了什麼」也沒有關係,請以持續不斷地閱讀下去為最優先

    如果你是以章節為單位閱讀,每讀完一章停下來時,就試著將剛才看的章節寫下來。先試著以「寫下單一詞彙」的方式寫出留在腦中的內容。寫下幾個詞彙後,眼睛看著這幾個詞,自然就能想出這些詞彙旁邊還有哪些詞彙,以及這些詞彙組成的文章留在腦海中的印象。

    請盡可能用最快的速度,把整本書從頭到尾看一到兩次

  • 目標是平常閱讀時間的三分之一
  • 以一秒一行的速率看下去
  • 特別在意的地方先做記號,繼續往下讀
  • 幫助切換速讀模式的眼球運動
  • 比起「自我滿足」,應以「自我成長」為優先
  • 善用工具,降低「看起來很難」的門檻

     閱讀的目的充其量只是為了提升自己,選擇書籍時,請優先選擇最適合當下自己的書

    「找出在意但只有模糊印象的內容 <-> 想到什麼就寫下來」,請這樣反覆進行幾次。

    盡可能快速讀完整本、訓練「想起內容的能力」,以及把印象模糊的地方找出來確定,以上這些步驟請在前一天晚上睡前完成,隔天早上利用通勤時間再重讀一次。為什麼隔天重讀的效率比較高呢?這和大腦的特徵有關。這是一種稱為「懷舊」的現象,懷舊現象的特徵是:比起剛記住某件事情時,隔一段時間之後更容易回想起來。

    實際使用進入腦中的知識與情報,就能知識情報成為自己的技能。不過,在閱讀的階段,只要能先做出將自己的狀況置入書中的想像就行了。這種時候,不妨先把從書中獲得的知識告訴別人。

    認識抱持相同目標學習的夥伴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能打造一個維持高度學習意願的環境。此外,報名學習什麼,就表示某種程度能在一段時間內持續待在那個環境中





心得

持續念書跟持續運動很類似,都是要持續,不要求多,但是要每天都做一些。這本書跟其他教人速讀的方式沒什麼差異,技巧也類似,但是作者鼓勵人在前一晚快速看完整本書,然後隔天再閱讀一次。第一次閱讀的目的不是在理解,而是讓資訊透過眼睛進入大腦,下一次閱讀的時候才是深入理解有印象的項目。作者也回答了我一開始的疑問,難道每本書都適合這樣讀嗎?當然不是,要優先選擇最適合當下自己的書。我自認自己是還沒能力一個晚上把《反脆弱》看完啦。

另外就是要多認識抱持相同目標學習的夥伴,因為這樣能打造一個維持高度學習意願的環境,比起一個人堅持,大家一起堅持會更有動力。

閱讀心得:領導,就是帶人從起點到完成目標

 


 

這本書對領導的定義是:設定目標之後,帶領團隊從起點到終點的過程,重點在於如何達成目標。目標一定要明確,而且要「重點突破」,而不是自下而上完成一些當前可見的問題。

我最喜歡書中的比喻是「領導就像登山」那段,領導者得說服團隊成員願意一起爬山,而就在他們看似完成任務時,又指著遠處另一座山峰說,我們再去登上那一座。
 
領導哲學 
 
領導的定義 
領導是把團隊從A帶向B的過程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 
知道現在所處位置以及目標在哪很容易,但是怎麼去則很困難。
 
好的領導者
要知道,人才是可以自由流動的,好的領導者要創造出大家「不想離開」的環境。行動是領導最重要的一件事,衡量領導力的要素有:目標、團隊、策略、價值觀、動機,但是少了行動,以上都是零。
 
團隊
 
工作文化
領導者的技能就是讓他帶領的人贏過對手,完成沒有他的帶領就無法完成的事。工作文化就是領導者未達此目的創造出的環境。
 
如何吸引與留住好的人才
思考「你對那些為你工作的人來說有多大的好處?」
我們對團隊的整體目標可以有何貢獻?
我們對團隊個別成員可以有何助力?
 
該怎麼說服夥伴一起打拚
就像登山一樣,領導者要指出遠方的山峰,並提供他們好的裝備、適時給團員關懷。
當快要到達一座山峰的時候,務必要再指出下一座高山。
 
領導自己
 
安排停工期
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別人,要有意識地努力做到,解決他人的問題相對容易,要時時保持警覺及努力做到這點,就算是最成功、最有韌性,甚至最有動能的領導者,都會失手把自己消磨殆盡。
 
培養韌性
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艱困的時刻一定會到來,所有領導者都要有能力應付、度過艱難的時刻。
 
當領頭羊
評估一名領導者才智的方法,就是觀察圍繞在他身邊的是什麼人。
 
保持成長
我們認為超凡的才能,其實是由許多一般的小動作或技巧的累積,這些動作或技巧同時並進,造成一種無法企及和固有天生能力的幻象。
卓越來自於努力、接受、享受過程(較不成功者通常認為過程很辛苦、勉強)。
 

讀書筆記 - 你的未來值多少 - 像精算師一樣思考,估算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簡單的說,「現值」指的是明天可能發生的事件在今天的價值。我們每天面對各種選擇,而這些選擇的結果都只會在未來出現,不同選擇會導向不同的未來,所以,想像這些不同的可能性是指作決定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精算思維與一般思維做決策的方式不同的地方在於:現值讓我們在面對各種選擇時能系統性思考,並把平常很少想到的層面納入考量。當我們使用現值分析時,也要考慮到這些後果可能在什麼時間發生。總結來說,使用「精算思維」的意思是:系統性思考未來,使用現值(也就是未來可能發生的事在今天的價值)來做更好的選擇。

現值分析的五個步驟
  1. 確認有哪些選項
  2. 盡可能想像每種選項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不只要關注會不會發生,還要注意可能發生的時間:
    花多點時間去思考更多的可能性,而非只看到你認為會發生的一兩種情境,這是評估所有可能影響性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步。
  3. 評估每種情況發生的相對機率:
    考慮每一種可能情況的相對機率,但只需要用直覺與常識判斷,很少需要算出準確的機率。
  4. 仔細考慮,相對於長遠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件,我應該對近期可能發生的事件額外賦予多少價值:
    在這裡我們會使用「折現率」把未來往前推至現在,形成相同的比較基準,幫助我們明智地做決定。
  5. 把每一種選擇的結果所帶來的價值加總起來,決定每一種選項的現值:
    我們通常不需要計算出確切數字,而是只要在選項之間做決定,所以只需要知道哪個選項的現值比較大就可以了,並不需要算出確切的現值數字。

利率使現在的錢成長為未來的錢,折現率則是把未來的錢縮減回現在的價值。儘管某些精算師聲稱會聲稱正確的折現率是某個數字,但事實上,並沒有適用於所有問題的「正確」折現率,尤其是面對很個人的決策時。選擇適當的折現率固然重要,但沒有人能替你決定要用什麼折現率。

所有計量經濟模型與經濟學家做出的許多預測,都是基於「歸納法」,也就是相信累積的實證資料能讓我們建構出更好的理論,知道世界運作的方式,然後用這些理論預測未來。我認為,當使用這樣的工具時,我們必須警慎,別將這個理論適用範圍過故擴大,把它用在不合宜的用途上。如同塔雷伯所言,大體來說,計量經濟學和經濟模型並不太適合用歸納法,因為總有無限個方法可以建造模型,用來「解釋」過去的事件,於是當現有模型未能預測到新事件時,人們就會認為並不是模型不正確,只是需要微調罷了。於是,模型的建構者回去調整參數,得出新的模型,然後充滿自信地說他已經修正這個模型的「小」問題,而沒有認知到,當這個模型無法預測到未來發生的事,其實就證明這個模型不適用。

表面上看起來,現金流量折現法和現值思維的原理與技術很相似,但實際上只有一些微妙而重要的差別。首先,現金流量折現法通常只重視高發生機率的情境但在使用現值思維時,我們要試著想像所有可能性,必須認知到「低發生機率但高影響力」的可能性也許很重要,塔雷伯稱這類可能性為「黑天鵝」事件。他說,這類「不可能預測到」的情境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最大。我雖然認同塔雷伯的說法,認為這類情境不可能預測,但我覺得這類情境並不是想像不到,這也是為什麼第二個步驟很重要的原因,但現金流量折現分析通常很少注意這個步驟。現金流量折現模型通常只考慮在財務上可以衡量的因子,現值則把非財務性質的因素也考慮在內。此外,現金流量折現模型純粹採用「放棄的投資」(foregone investment,亦即所謂的機會成本)或「資本成本」來決定折現率,但對個人而言,非財務性質的因素可能極為重要。


反思:
以現值判斷選項優劣,決定現值的因子是折現率,而折現率跟利率的意義相反,是讓未來的錢換算成現在的價值,有了這個數字,我們就可以在多種選項之間快速地抉擇。但這本書並不強調數字計算,只有簡單的帶出計算折現的基本概念。
書中最重要的觀念是要把發生機率低但影響大的事件納入考慮,也就是所謂的「黑天鵝」。例如發生意外的機率低,但對於家庭中主要的經濟成員來說,影響的是一整個家庭的生計。書中強調「折現率」因人而異,尤其是個人決策時,在第一步中的「確認有哪些選項」就會納入不同種考慮。





讀書筆記 -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

 Image result for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

捨不得用錢?「金錢螺旋」讓你越花錢越多
 所謂「金錢的無限螺旋」,簡單來說指的是–選出自己喜歡的事物,把錢集中投入在這件事情上,以此磨練謀生技能與賺錢技術,然後使其成果反映在收入增長上。

當手頭有錢後,把它用在自身興趣上,把錢和時間投入自己「喜歡的事物」,除了可以獲得該領域的知識,還能提高自己的技術值,如此一來,便能和自己的工作產生連結。當你的工作能力在職場中無可取代時,你就會得到遠遠高於想像的收入。只要連成「金錢」→「興趣」→「工作→「金錢」,如此順著箭頭繞一圈,你初步的金錢螺旋就完成了。透過金錢螺旋所得到的「金錢」,應該還要再一次投入「喜歡的事物」裡。

讓獲利源源不絕的「興趣投資」
一般人很容易有這樣的迷思,為了多賺或多存一點,必須犧牲自己「喜歡的事物」才行。或者不斷地想:「沒有任何工作是輕鬆的,如果是想賺錢,就要忍耐,就算是不想做的事也得去做。」、「把錢花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一下子就花光了。所以如果想要存錢,還是要忍耐一下。」其實,真正的狀況剛好相反。請不要忍耐,乾脆地把錢投入到自己的興趣之中吧!如此一來,花出去的錢「攜家帶眷」回到你身邊的機率反而更高。因為一流的成功人士,每一位都是打從心底樂於自己的工作,把全身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物上」,然後從工作中賺取應得的報酬,就可以自然地讓成功持續下去。找到自己喜歡的事物,磨練它的技能,然後用它來幫自己創造財富,將得到的收入進行再投資,進一步深化自己喜歡的事物,這便是我們期待形成的金錢螺旋。

時間充裕的時候,我會利用速讀法在一天之內讀完二十本書,然後天天都上亞馬遜買書,頻率之高,甚至讓我和貨運的小哥都成為好朋友。每天除了讀書,剩下的時間我會用來和家裡的小貓玩耍,然後上健身房鍛鍊身體,對我來說,能過上這樣的生活,我已經是夫復何求了。就這樣,在人生的某個時間點,我把身上所能使用的資金盡可能地投入到「知識」上,不久之後,這些「知識」便開始為我創造出金錢的實質收益。例如我目前在niconico動畫網站中,有一個付費會員可以收看的節目,在這個節目裡,我把自己從書中吸收到的知識加以整理後分享給觀眾。把學習到的知識做整理,讓它化為自己的東西,這件事其實我平常就有在做了,並不是為了niconico而可以為之,只是剛好有一個機會,讓我開始嘗試在這個網路平台公開影片而已。

賺錢王牌如何找?「心流九問」有答案
你可以不假思索回答出,自己工作的目的嗎?
工作時你能夠全神貫注嗎?
你曾有過工作時,整整半個小時完全對於外境沒有產生任何反應的經驗嗎?
上班(有工作)的日子,是不是總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呢?
你能夠立刻說出,從目前工作中所得到的成果嗎?
你的工作內容是否經常面對未知的挑戰?
你是否能感受到,工作的日程安排和內容都是由自己掌控?
你的工作場域是否不易受到其他人打擾?
如果每個月都能平白得到一筆和你目前工作收入依樣多的進帳,你還會繼續從事目前的工作嗎?

「即時回饋」,讓人樂於挑戰的秘訣
通常來說,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果能得到立即的回饋,人們會比較容易進入心流狀態。這也是為什麼小孩子會對角色扮演如此著迷的原因。挑戰最後的大魔王前,總是要克服重重難關,每通過一個考驗,就能得到特殊的道具和寶物,然後在往下一個關卡,這就是迅速回饋的機制,讓遊戲中的孩子欲罷不能。在九個問題中,「即時的回饋」和第五個問題「你能立刻說出,從目前工作中所得到的成果嗎」有關。可是現實的工作畢竟不是遊戲,我們很難有「自己每一天都在進步」的感覺,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有辦法在工作中去感受「即時回饋」,做法很簡單,就是有意識地去設定許多小課題,如此一來,每當你解決一個課題,就能感受到小小的成長。
在健身房鍛鍊時,每次都會記錄自己能夠舉起特定重量槓鈴的次數,確實不可能在每一鍛鍊後,都感受到肌肉組織的改變,但是透過記錄每次舉起的槓鈴重量和次數,我可以知道自己在「這個重量,比上回多舉了一次」、「槓鈴的重量可以再增加2.5公斤」。這種課題設定稱之為「小目標」

將興趣和收入做連結,也就是將興趣「收益化」
將興趣收益化的第一步,就是要讓身邊所有人都知道「我喜歡什麼,我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有多擅長,具體來說在這件事情上我能做到怎樣」。不論你在哪個領域有多高超的技能,只要沒有人知道你身懷絕技,向「我們這次要辦XX活動,你願不願意來幫忙呢?」這種邀約機會,是絕對不可能從天而降的。「宣傳與奉獻」就是為了讓身邊的人都知道關於你的事情。
有不少人很容易不好意思或害羞,所以通常只會把自己喜歡的、想做的事情,讓家人、戀人和朋友們這類小圈子裡的知道。這種「曖曖內含光」的表現其實不是一種值得稱許的美德,因為它所展現出來的消極性,會讓本來應該屬於你的機會白白溜走。

「誰認得你」比「你認識誰」更重要
如果說「宣傳與奉獻」是收益化的準備階段,那麼第三個重點「貢獻」,就是其具體的行動了。因為我的興趣是「由書本獲得知識」,所以會特別留心自己可以利用知識為他人做點什麼。

「利他行為」,獲得幸福感的絕招
利用自身興趣為他人作出貢獻後,能夠得到的第二個副作用是「獲得幸福感」。簡單來說,人類是能透過「為他人付出」而得到幸福感的生物,所謂利他行為並不是許多人誤會的那樣,非得犧牲自己來照亮別人。活用自己的強項,幫助朋友或認識的人排解煩惱,讓他們能夠早日脫離苦海,之後你就會體驗到一股助人的舒暢感。

貢獻所能,打響「口碑」第一步
假設現在你的公司正要架設新網頁,在沒有預算的情況下,需要找一位能統籌負責文案、設計的人,如果此時你願意自告奮勇舉手說「我喜歡設計」、「寫文章是我的強項」,這將會是你拓展人脈的大好機會。因為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在其他場合遇見為了相同事情所苦的人時,腦海中一定會浮出你的臉。所謂人脈不是你認識誰,而是誰認得你。若想要打開自己的人脈,還得靠別人幫你宣傳說「這個人挺擅長這件事的,你可以去找他談談」才行。

將興趣變收入的七個原則
  1. 買經驗比買東西更重要
  2. 購買「價值大於價格」的東西
  3. 把錢花在買書
  4. 把錢用在別人身上
  5. 把錢拿來打造一個值得信賴的團隊
  6. 為了減少麻煩事,花錢買時間
  7. 把錢投入到能讓力量最大化的組合

「互利者」多慮,機會最容易溜走
賓夕法尼亞大學組織心理學家 Adam Grant 在著作《Give and Take》中將為他人用錢的稱之為「給予者」,他認為這些人在社會上能取得最大的成功。「索取者」行動時優先考量的是「自己能不能從中獲利」,而「互利者」則是在給予和接受之間尋求平衡。Grant指出,給予者能在事業和經濟方面都獲得巨大成功,相較於索取者,因為身邊的人都防著他,因此很難獲得別人的幫助。另一方面,互利者想的是「如何回收自己為他人的付出」,所以他們經常在腦中敲著算盤:「這個人真的會把我為他付出的那部分還給我嗎?」這種行為讓互利者無法及時採取行動,結果機會就白白流失了,因此他無法取得先機。
「頂層給予者」專注於如何把全體的餅給做大,他和一起工作的夥伴絞盡腦汁、同心協力,努力將原本只有一百分的利益,擴大為兩百甚至三百分。另外,頂層給予者在遇到自己的課題、需要別人幫忙時,向他人拜託的方法也很高明。同樣的情況,換作是索取者或是互利者,心裡頭就會想:「請別人來幫我,不是會欠下人情債嗎?」但頂層給予者不會這樣想,他們會誠懇地去拜託他人說:「我想請你助我一臂之力,或許我們可以共同完成一些事情。」然後藉由群策群力,共同思考如何提高收益。頂層給予者將自己身上的課題,變成夥伴間共同解決問題的機會。

只要這樣做,就能創造「雙贏」
一個團體中,不應該同時存在著贏家與輸家,而是要以打造雙贏的狀態為目標,給予者在這件事情上,尤其不會有所減少,正因如此,人們才都願意去幫助給予者,而且所謂的「物以類聚」,給予者身旁通常都是給予者。如果你希望活用自身興趣取得社會上的成功,首先你必須成為一個給予者。另外一件事情,去認識其他的給予者,和他們一起工作。

活用20%時間,對興趣「再投資」









讀書心得 - 三隻小豬養出下一個巴菲特

坦白說,在我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我不太記得我的父母有跟我教導關於錢的事情,頂多只是跟我說賺錢很辛苦,要我要認真念書,長大賺錢才會輕鬆。除了大學、研究所我為了減輕家裡負擔去申請就學貸款外,其他的生活費用都是家裡幫我負擔的。

許多人當了父母才逐漸體會養家的責任很重,我也不例外,隨著小孩漸漸長大,開銷變得越來越大,會發現外出吃便當,以前可以一起吃變成要分開點,小孩想學游泳,還是得犧牲掉其他預算給小孩用。但父母終究得和小孩子談錢吧,畢竟讓小孩從小理解金錢在社會上如何運作,是個一輩子受用的知識。

談到金錢話題,父母直覺上想保持沉默,也可能是一種相反的回應,表示父母對於家庭的財務有某些強烈的意見,可能包括:錢是不好的、錢是讓人害怕的、錢不夠用。所以家長應該試著避免讓孩子從我們身上得到這些信念。
這裡講到如果選擇「沉默」來忽略小孩的問題,會讓小孩獲得反向的回饋,例如不回答是不想讓小孩知道或者是表示否定。
現階段周遭最常看到的是小孩的才藝課程,許多才藝通常是父母想要小孩去學的,做父母的比較重要的事情,可能是盡量別讓自己陷入其他小孩學什麼,自己的小孩也要會什麼的心態。
Jack Johnson 希望連恩可以學到不一樣的事,他在網路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表示和太太都希望,他們的兒子能夠以創業家的精神來思考,而且長大後可以靠創意的想法賺錢,而不是靠把事情做好的能力。他們要兒子知道,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好,是很有樂趣的。所以,做基本的家事時,連恩不會賺到錢;但如果他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就可以賺到錢。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這段話了。常聽到「生意仔歹生」,可能很多時候是不想承認父母教育問題的另一種說法吧!有時候我們會把自己的習慣帶給下一代,也許自己並不知道,但是就是這麼做了。特別是工作以後,有時我們不得不選擇當個「做好事情」的人,每個月領固定薪水的上班族很難跳出框架去創造不一樣的局面吧(斜槓人生例外)。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用「蓋印章」的方式來鼓勵小孩做家事或者獎勵他們的好表現,但是久了以後,變成他們習慣取得蓋印章來做他們本來該做的例行事項(例如洗碗、洗澡、收鞋子書包等),後來我就取消這種表面的獎勵了,自然而然他們才會開始養成自己該做好基本的事。
創業者常做的事情是解決人們的痛點,解決大部分人共通的痛點也就容易創造出一番偉大的事業。《如何讓馬飛起來》、《z字點子爆發術》、《深度工作立》這幾本書都共同提到了一個觀念,發現問題並且嘗試提出解決方法是可以訓練的,對成年來說是個創業契機,對小孩子來說則是發揮年齡優勢,提早進入創業循環。
家長在家裡,應該無條件讓孩子做所有的家事。因為,孩子做家事的理由應該跟我們一樣,家事就是必須做的,不要期待報酬。如果孩子沒有做好家事,除了罰錢,還可以取消很多特權。零用錢應該有自己的用途,不應該是一種工資,而是一種教育工具。
如同我取消了蓋印章的習慣,不讓他們養成習慣認為做應該做的事情會有報酬。「零用錢不該作為一種工資」,所以不要用玩具、糖果或是金錢來當作獎勵的工具。這裡鼓勵使用「取消特權」來作替代,沒做好原本該做的事,就取消他們原本可以享受的福利,例如看電視、出去玩等。
不要使用零用錢作為工資指的是當小孩做一些原本自己的工作,或是沒有挑戰性的事情,這時候就不應該讓他們覺得自己該領錢。其實我們大人也一樣,認為自己應該領到錢的原因若是因為已經「付出時間」,意思是躺著也可以領錢。不過如果改採用「提出創意解決方案」的方式來獲得「巨大報酬」的話,那麼應該會過得比較像是創業家吧。
William Damon 在書中《更遠大的前程》寫道,最近幾個世代以來,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已經降低。他指出,其實「孩子熱切希望承擔真正的責任,而且當大人交付給他們的責任時,他們會非常滿足。」一般人很容易假設,教孩子做比較複雜的家事,一定比自己動手做還麻煩,根據戴蒙的說法,家長這樣做的時候,就是傳遞出一個錯誤且強烈的訊息:「我們對你的期望很低,你只要把自己搞定就好。」
因為本書,我盡量在調整自己的做法,過去會覺得自己做比較快的想法,其實浪費掉訓練小孩子的機會。念幼稚園的小孩,早上要整理餐袋、水壺,準備自己的衣服、鞋子之類的,我上網尋找早上需要準備的東西對應的圖片,並且貼在看得到的地方。剛開始,我需要提醒他們去那邊檢查缺了什麼,久而久之,他們已經不必看那些圖案,自己就知道必須準備哪些必需用品。如果我還是認為自己做比較快,那他們現在就不會學會自己洗碗、洗澡等基本生活能力了。
大部分的小孩都會經歷「要這個、要那個」的階段,這件事真的會讓家長煩不勝煩,但如果沒有適當回應的話,會讓小孩大失所望。把回應轉化為一種投資的概念,做法是先要求孩子預估一下,花在任何想要的物品上的每一美元,會提供幾個小時的快樂感受。最便宜的玩具如費雪牌的收銀機與 Blue's Clue 的玩具屋,讓兩個孩子玩了幾個小時。玩具屋最後支離破碎,但收銀機用了很多年。
教導小孩認知到「遊戲的內涵」比玩具本身的價格更加重要。有時候我們會貪圖方便買現成的玩具給他們,相對來說,積木、黏土價格可能更高,卻可以變幻出不同玩法,而且使用時間更長,看起來更划算。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這些特製優惠券包刮了額外的遊戲時間、不吃蔬菜、或是點心。其中,最受歡迎的是「現在就停下手邊的事,和我玩遊戲。」優惠券。孩子也很快就有所回報,自己提議要給「做一種點心券」或是「幫忙除草券」。
如何讓孩子從小養成不重視物質的習慣?我覺得最重要的應該是避免物質上的獎勵,改採用精神方面的獎勵,而且可以因年紀變化獎勵內容,不像實際上的獎品,有可能因為小孩年紀變大而越來越貴。
曾看過一本書裡提到:「如果要讚美小孩,必須讚美他們的行為,而不是他們本身。」同上,獎勵的目的也是因為獎勵小孩本身優秀的表現,希望他們可以記住,如果把焦點放在人上,而不說明受到獎勵的原因,會讓他們習慣做出討好同儕的行為,這樣就本末倒置了。
教養孩子最深遠的挑戰,並不只是影響他們的價值觀與決策的技巧。教導孩子也同時意味著,家長必須質疑自己的價值觀。所以,成年人在當家長的過程中,要盡早定義「多少錢才夠」。
多少錢才夠?這是個很難的問題!養育小孩的成本可大可小、房子、車子可以買貴的或是便宜的,價錢卻差很多,選擇因每個人的客觀條件不同而異,那麼定義自己需要多少錢到底是依照什麼來參考才好?
顯然地,參考別人的標準應該不妥,每個人的經濟能力不同。比較好的方式可能是先算出未來所需要的花費大約是多少,把家庭的食衣住行等開銷全部估算,包含要給小孩的教育費用,抓出每年需要的數字。用自己目前的開銷當作基準就比較客觀了,可以加上預期通膨率,調整每年費用,再加上累積資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後,就可以開始定義多少錢才夠了。

結語:
養育小孩的時間大約只有20年,因此我們要好好把握教導他們的機會,培養他們正確的價值觀是父母的責任。剛好前陣子孫安佐的事情鬧得很大,也給了許多父母一個機會教育,要學著替自己的言行負責,玩笑開得太大是會造成嚴重後果的。
本書的中文翻譯很爛,而且我不覺得跟巴菲特有什麼關聯性。書中原意是要避免父母養出「腐爛」的孩子,沒錯就是腐爛(Rotten),被寵壞的小孩有四個主要共通點:
  1. 很少分擔家事與責任
  2. 缺少行為與作息的規範
  3. 給他們過多的時間與協助
  4. 擁有許多物質上的個人物品
生孩子容易、養孩子辛苦、教育孩子則是一種事業。陪著孩子長大,訓練他們自主獨立,培養出創業家的心態,回過頭來受益的還是父母吧。

讀書筆記 - 深度工作力

在開始閱讀這本書之前,我的工作非常忙碌,身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案子,常常會有同事跑來問我問題,Email總是堆滿來自PM的信件,老闆有時會打電話緊盯進度。以前工作量沒這麼大的時候,常常覺得可以好好靜下來專心處理自己的事情就好,但是現在覺得這已經是我的願望了!

幸好,我還是保有每天閱讀的習慣,所以當我讀到這本書以後,有種在海上漂流看到浮木的感覺,就是那種可以救命的感覺,所以我在閱讀完以後,決心要採用書上的建議來幫助自己,但是作者是一名資訊科學教授,他的目標是發表多篇優質論文、寫書之餘,還能保有美好的家庭生活,而我是一個科技業上班族,希望在忙碌的工作中成長,也兼顧家庭生活。

例行會議變成個人管理工作的一種簡單形式(但成效不彰),不需要主動管理時間和任務,反而讓每周的會議強迫自己針對特定專案採取行動,並提供看似有進展的假象。
我覺得會議的安排很重要,例行性的會議會讓人採取「交差了事」的行動,例如應付會議需要的表面功夫,結果反而是那些需要長時間投入的作業,變得沒有人要做了。在軟體產業,UI是最容易看出錯誤的的地方,改UI很容易讓人看出工作進度,但是表面以下的工作需要搭配資料庫與剩下的商業邏輯也是重要的事情,但卻不見得可以「被看到」,因此軟體工作者多半被動地,自發性地去重構自己的程式,因為這其實是一個習慣,每天花一點時間重構自己的程式碼,沒有一定時間,但久了卻能對開發團隊帶來維護上的好處!缺點是要投入個人時間到不一定有人看得到的任務上,是蠻考驗人性就是了。

安排工作日的每一分鐘:不去想怎麼利用自己時間,這是一個問題,不堅持保持深度工作與淺薄工作的平衡,養成習慣在行動前停下自問:「現在做什麼最好?」
養成規劃時間表的習慣,對於計畫執行任何一件事情很有意義,例如我們可以參考別人的課綱,安排時間學習自己感興趣的題目,比如說現在很流行的人工智慧,參考課綱雖然是一種偷懶的做法,但是卻可以快速進入這個領域,達成目標。

學會妥善安排行程表讓我大大減少不知該做什麼的空檔時間,比如說我可以在前一周規劃周末要帶小孩子去哪裡、工作計畫、學習計畫等,然而最重要的領悟是,學會規劃時間,才能知道怎麼好好規劃時間。一開始總是信心滿滿的計畫未來的日子要做些什麼,但真實的情況是容易受到無法預期的事情打斷計畫,但這總是難以避免的,安排一些緩衝時間應付這種突如其來的事件,要不就是學著交涉,給他人知道自己其實很忙碌。

當我改變為追蹤深度工作的時數後,這些指標開始與我每日的行為有關,每增加一小時的深度工作就立即反映在我的紀錄中。
書中提到一個維持深度工作的策略 => 「記錄深度工作的時數」。把想達成的目標拆成每日的工作,每天就花特定時間投入在這項工作上。例如若我想學習人工智慧領域,那麼在參考課綱以後,我可以計畫每月、每季的學習目標,每天大約要花半個小時專心的研習。

另外是「習慣的養成」,假設每日培養閱讀財報的習慣,比較不會隨新聞事件而起舞。當每日的深度工作成了一種固定作息,就跟吃完飯要用牙線一樣,這種習慣後勁是很強的,可能會省掉老了植牙要花費上百萬的可能。

設定醒目的計分板,你的計分板應該是工作場所的一面實體物品,顯示你目前的深度工作時數
至於要怎麼維持每日的習慣而不偷懶?書中也提到一個範例,利用醒目的道具輔助,例如月曆之類的,當每天完成原先計畫的深度工作,就在上面打個大叉,當它漸漸連成一串之後,會打從心底想要繼續維持下去,不想中斷!

意志力並不是可以無限使用的,就像肌肉一樣,它會疲乏。長期下來,分心會消耗有限的意志力,直到無法抗拒。
發展深度工作習慣的關鍵在於,為你的工作生活建立常規和儀式,減少依賴有限的意志力來進入和維繫不間斷的專注狀態。
作者提醒我們要盡量避免使用意志力來規劃工作,因為當我們以為自己可以抗拒外在環境的干擾而進行工作時,不知不覺地消耗掉我們有限的意志力!作者要表達的是當深度工作變成一種慣例,在特定時間、地點,有規律地執行計畫,方可減少動用意志力的機率。
用到意志力有什麼不好嗎?就像有人一直丟訊息給你,在你努力不受影響嘗試認真工作時,總有機會被吸引人的訊息纏住,直到意志力完全崩潰前,還在努力掙扎著不要受到影響!

關於「刻意練習」的神經學基礎:當專注練習一種技術時,你反覆強迫相關的神經電路在隔絕下傳導,反覆使用特定電路會刺激稱作「少突膠質細胞」的細胞,開始在神經元外包覆髓鞘,達到加強技術的效果。因此專注在手上的工作,避免分心很重要,因為這是隔絕神經電路,刺激髓鞘生長的唯一方法。
「刻意練習」在深度工作練習的過程中是一個很重要的精神,作者試圖從神經學的角度來解釋這一件事情,我在《Z字轉折點子爆發數》、《如何讓馬飛起來》也看到強調刻意練習的好處,最主要的精神就是在於沒有什麼創意發想是憑空出現的,大多都是從解決生活中困難的問題開始,一開始能想到的方法應該都是常見、最直覺的解法,但若是強迫自己每天想十個方法,到最後出現一些天馬行空的辦法,那就是一種創意,作者要強調的是「過程很重要」,以解答問題為目標而絞盡腦汁,是有意義的訓練。


你必須先想好要如何利用晚上和週末的時間,善加安排的興趣能提供這些時間養分,用有目標的具體行動來填補空間,當然,Arnold Bennett 建議每天晚上照進度閱讀經過選擇的書籍,也是不錯的選項,運動或享受與人(面對面)相處的時光也是。
先前很貪心的從圖書館預約了一堆書回來,現在造成我最大的困擾就是借了一堆看不完的書,儘管多數的書都是精挑細選過的,而且我習慣看完書寫心得,所以看書是必要且費時的。先前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提到「年薪300萬的人的閱讀習慣差在哪?」差距在於這些人看完一本書會要求自己成長,所以每看完一本書自己就變得更進步了。
所以說閱讀是讓自己進步的行動之一,那麼策略就是有紀律的閱讀、計畫性的學習,無論是在成就感、結果都是有正面助益的。

避免在工作日結束後,檢查電子郵件,在心裡重播工作上的問題。這個理論的核心機制是,如果你暫停使用引導性注意力,就可以恢復這種能力,走在大自然可以讓心情放鬆,其他放鬆活動也可以,例如與朋友閒談、和孩子玩遊戲、邊煮晚餐邊聽音樂、出去跑步,在你工作日結束後的晚上用來打發時間的各項活動,都具有和走在大自然一樣的注意力恢復效果。
下班後工作?有時候掛心在工作上,這樣根本無法獲得充分的放鬆。還記得剛進公司我就在手機裡面綁定公司的信箱帳號,有時會克制不了會去點開來看,長期這樣下來發現這種模式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特別是小孩越來越懂事以後,會感到他們需要大人引導、陪伴的重要性,工作再怎麼忙碌也不比小孩子重要。
要避免假日加班,平日的投入程度就很重要,因此精神的狀態越好,才容易產生良好的決策。假日需要的是好好放鬆,這本書提到親近大自然是比較好的休閒方式,因為身處都市叢林要隨時避免路上的危險,相對來說,人在天然環境中不需要太多注意力集中在避開危險,把注意力想成是一種消耗品,那麼在森林之中就是一種補充過程。

結語
這本書分成兩部分,前半部是偏向深度工作的哲學套論,說明為什麼現代社會需要投入這方面;後半部是應用面,說明在生活中該怎麼實現深度工作。看完之後,我們免不了會問,這真的適合我嗎?沒錯,的確不見得每個人都適合依照書中所寫的方法,但深度工作力不只是一種哲學、方法,其實更偏向一種策略。在看本書前,我習慣使用四象限+To-Do-List方法來管理時間,不過無論使用哪一種時間管理方法,核心的精神都在於「做什麼才是重要的」,這本書雖然沒有明白指向這一塊,但是在第一章裡面提到一段話:「成為新經濟中的贏家:兩個群體將脫穎而出成為贏家,一是能與智慧機器一起工作並發揮創造力的人,二是在各自領域成為超級明星的人。」如果我們不事先知道未來什麼是重要的,那麼投入時間有何意義?這邊指的重要未必是金錢,很可能是小孩、家人或者是自己的事業,因人而異,但是最終都是得對這個社會有意義的,值得我們投入的才對。



閱讀心得:標靶營養

「標靶營養」的圖片搜尋結果
 
    最近很夯的生酮飲食或是斷糖飲食可能又會帶動新一波飲食潮流,但這本書鼓勵讀者飲食應該以各類營養均衡的基礎下去選擇優質的來源,並根據肥胖、心臟病、癌症以及老化等人類主要死因分成各個章節,剖析疾病生成的原因與對應的食療法,相當值得一看,以下是我讀完的重點心得:
 
CH1: 基本飲食計畫
  1. 均衡攝取三大類營養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不偏重任何一類,例如「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而是均衡的攝取營養,也沒必要硬性規定每天都得做到一毫不差的平衡。
  2. 有害的脂肪,多半會提高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多半是飽和脂肪酸,尤以反式脂肪酸最不好,會使血中的壞膽固醇(LDL)增加、好膽固醇減少。
  3. 當身體一直無法從食物中獲得必須的營養該怎麼辦?其中一個現象就是會覺得「餓」。
  4. 瑞士起司是含優質碳水化合物的點心,四片約4.5克的份量,以及319大卡的熱量。
  5. 堅果也是很棒的健康點心,30公克的烤杏仁果(約22粒),僅含2公克多的碳水化合物,同量的胡桃所含的碳水化合物更是只有1克。

CH2: 肥胖症的營養食療法
  1. 食慾就像是飽足與飢餓之間一場永不停止的拔河比賽,當大腦的飢餓訊息比較強時,我們就會覺得必須吃東西,當飽的訊息比較強時,我們就不吃了。這種訊息的強弱變化,並不是對於「惡」或「飽」這兩種抽象狀態的即時反應,餓與飽本身就是令大腦決定該吃或是不吃的訊息,它不管此刻消化系統裡究竟有多少食物,因此感覺餓了,代表大腦接收到餓的訊息,反之亦然。
  2. 過度限制蛋白質的攝取,反倒可能會吃太多,身體會透過蛋白質槓桿效應,來補足蛋白質,即所謂的蛋白質槓桿效應。
  3. 身體為了消化蛋白質耗掉的熱量是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的兩倍,身體光是消化食物就消耗了十分之一的熱量。
  4. 利用運動為身體打造肌肉,因為一公斤的肌肉每天消耗12大卡的熱量,脂肪卻只能消耗四大卡。
  5. 餓死脂肪細胞:薑黃素能影響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與其受體 VEGFR-2的表現,後者與新生血管有關。

CH3: 心臟病的營養食療法
  1. 血管壁的內皮細胞因死亡而脫落,或是死亡細胞旁邊的內皮細胞要進行分裂以取代死亡細胞時,內皮細胞的接合處就會產生較大的縫隙,稱作易漏接合處(Leaky Junction)。內皮細胞遭受攻擊的來源之一就是高血壓,它會造成內皮細胞因伸展而變薄因而更衣穿透,如果血中有大量的LDL(低密度脂蛋白),動脈壓力梯度會促使LDL從裂縫進入血管壁。
  2. 滯留在動脈血管壁的 LDL 粒子開始氧化及分解,經過一段長時間,就會造成大量的壞膽固醇聚集,身體為了去除這些無用的沈積物而攻擊他們時,就會開始形成動脈粥狀斑塊,也就是使動脈變窄的最危險廢物。
  3. 血管本身不只輸送血流,也會感應血液來調節血流,內皮細胞能偵測出血液流速的壓力,且為了因應高流速的環境,而抑制多種發炎反應。內皮細胞偵測到高血流速時會釋放一氧化氮,發出訊息要動脈血管擴張,這樣一來就可以抵消損傷與粥狀斑塊造成的血管變窄情況。
  4. 提升血管流速能維護血管健康,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每天30分鐘可大幅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反之「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會讓血流變慢,動脈血管就像身體其他肌肉一樣「用進廢退」,要被使用與挑戰才能保持健康。

CH4: 癌症的營養食療法
  1. 正常細胞的基因表現偏好保護機制,所以正常細胞會增加細胞維修與熱量保存反應;癌細胞則偏好熱量支出,因為癌細飽會促進細胞生長與分裂,化療藥物就是鎖定癌細胞的這種活動模式來發揮其功效。少吃高糖食物就能減少癌細胞用來獲取熱量的燃料,因此減少高糖食品的雙重功效是 1. 減少癌細胞的熱量來源, 2. 幫助抗癌藥物鎖定不斷分裂的癌細胞。

CH5: 糖尿病的營養食療法
  1. 糖尿病主要是由身體慢性發炎造成的結果,因為它會侵襲負責吸收葡萄糖的細胞,使它們無法做好分內工作。長期攝取大量糖分為令血糖調控系統長期處於過度工作的狀態。
  2. 正常情況下,胰島素會與肌肉、肝臟及脂肪細胞上的胰島素受體(insulin receptorx)結合,胰島素受體再將訊息傳遞給細胞內一連串傳遞訊息的介質,包括胰島素受體介質。這個訊息接受鍊在完成任務時,才會發出第二道訊息,啟動葡萄糖通過細胞膜膜進入細胞內部的程序,此時葡萄糖吸收才真正發生。
  3. 一開始的「胰島素分泌」只不過是序幕,後續還必須有一連串的配合,才能順利讓葡萄糖被細胞吸收,少了胰島素或受體都無法完成葡萄糖攝取。發炎就是靠著細胞激素的幫忙趁虛而入,細胞激素是一種傳遞訊息的蛋白質,會啟動發炎反應,搶先一步與胰島素受體受質結合,排擠掉了胰島素與受體的結合,形成了「胰島素阻抗」,並非細胞無法感應到胰島素,而是它們已經與其他分子結合成另一種化學物質了。
  4. 造成胰島素阻抗,胰島素受體受質被細胞激素黏住無法脫身的主要發炎來源就是「脂肪」。脂肪透過分泌「瘦體素」的方式,持續接觸身體的其他部位。
  5. 粒線體內部的求生機制用來處理內部能量過剩的問題,雖無法防止超氧化物在所有組織的堆積,至少可以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傷害的抗氧化前線,不過胰臟細胞的情況複雜許多,因為啟動這類的安全閥帶來嚴重的副作用就是胰島素分泌的鈍化。
  6. 葡萄糖不敏感:胰島素分泌仰賴ATP的生成,因為細胞內熱量的轉換需要ATP分子,濃度高時就會分泌胰島素,反之則關閉。因此整個「熱量生產作業」本身就是與葡萄糖有關的兩大系統之間的一個重要連結:一邊是細胞處理葡萄糖當作其能量,另一邊則是胰臟對於外在血糖水平的特殊敏感程度。當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上升,不斷升高的浪潮會到達胰臟細胞門口,擴散進入細胞內的葡萄糖,被帶往粒線體並轉換成ATP,細胞內的ATP匯聚池就是當時葡萄糖鼓譟騷動時發出的訊息,有了這個訊息,胰臟才終於發出釋放胰島素的命令,若訊息一直不來,原本運作良好的循環-感應-釋放-吸收,已不復存在。

CH6: 延緩老化的營養食療法
  1. AGEs來自於發生「褐化反應」的食物,這是指糖與蛋白質或脂肪,在沒有酵素(例如水)的狀態下產生反應所形成的酥脆外殼。食品的烹調、加工方式會使得AGEs大增。
  2. 脆餅、餅乾和蛋糕,這些會讓人一次吃掉一整包的零食都含有大量的AGEs,因為廠商為了盡量延長商品在貨架上的銷售有效期間,因此以過高的溫度加工,再加上食品添加的奶油、糖與其他油品,經高溫處理產生了氧化反應。
  3. 吃比較健康、天然且能產生飽足感的食物 → 減少熱量或能量的失衡 → 減少體脂肪 → 減少發炎 → 胰島素敏感度回復正常 → 避開高血糖症 → 避免粒線體過勞 → 減少超氧化物產生 → 減少 AGEs 產生
  4. 水果、蔬菜及全穀類的 AGEs 含量通常很低,因為它們含大量的水分(脂肪和蛋白質含量不高),但是碳水化合物如果是用高溫或無水加熱的方式烹調,還是會使AGEs的數量增加。


讀書心得 - 錢難賺,保險別亂買 -- 閱讀心得



基本觀念
由這本書封面的一段話所代表的精神,簡單解釋了整本書的觀念。
「人生中扛不起來的風險才要保險!」
本書的主軸是先衡量自身的需求,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用小錢買大保障。保費佔家庭年收入的10-15%,保額則是家庭年收入的10倍左右。
不同年紀下的風險不同,也因此「需求分析」非常重要,才不會落入買了一堆保險,結果等到需要用到理賠金的時候,才發現不是不賠,就是理賠金不夠用!
檢視保險的基本順序是「買對」->「買夠」->「買好」,第一件事情如果沒有做到,後面兩者做再好也沒用。

認識風險
人生在不同階段,伴隨的風險不同。剛畢業找工作的新鮮人跟一個家庭的經濟支柱風險自然不同。
初畢業的新鮮人通常是還沒生兒育女,生活風險來自於意外造成的殘廢,一旦發生殘廢而不能正常工作,勢必影響到未來的收入,甚至好幾年不能工作。
負責養家的人若是不幸死亡、殘疾,造成家庭收入劇減,將大幅影響生活品質。
當年紀漸大,孩子也長大了,家庭負擔逐漸減輕,將面臨到身體狀況可能變差,醫療費用將逐步增加。
到了老年,活太久可能也是一種風險,因為生活費用也會增加。

綜合上面的敘述,人生每個階段面臨不同風險,所以需要不同保障。
簡單的來說:
  • 青年:意外險、殘廢險+殘扶金
  • 壯年:壽險、意外險、殘廢險+殘扶金
  • 中年:醫療險、癌症險
  • 老年:醫療險、年金險

小保費買大保障
保單分成「純消耗型」跟「還本型」兩種,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純消耗型的保單是最好的選擇,例如 XXX ,若改成同樣保額的還本型保單,保費有可能暴漲數倍到數十倍,這就不符合「小保費買大保障」的精神了。

策略一:用意外險建構第一道防護網
策略二:買定期壽險來彌補意外險不理賠的部分
策略三:選擇最低保額的終身壽險當作主約,買入定期的醫療險、癌症險
策略四:醫療險優先選擇實支實付


保險跟投資不同
保險的目的是保障,但市場上的投資型保單主打購買保單獲得保障之外,又能兼顧投資,但事實上是這類型的保單不但保費很貴,保障也未必足夠,而且初期所繳的保費要付給保險公司相關手續費用,並非完全投入基金市場。若是基金虧損,號稱的配息也是從本金扣除。

因此保險還是單純點,讓保險理賠在關鍵時刻幫自己大忙,而不是買了一堆很貴的保單,卻擠壓到務實保單的預算。










閱讀心得 - 大賣空與我的反思 (1)



這本書令我印象深刻的內容或事件是什麼?
        康沃爾資本公司的成立來自於兩個與華爾街無關的年輕人(雷德利與麥伊)加上一位有在投資銀行待過的哈克,初始成立資本僅11萬美元(2003年初成立)。一開始他們的定位是要尋找市場的無效率,包含股市、債市、貨幣、大宗物資,第一個發現的大商機是「第一資本金融公司」在與政府在爭論該為潛在的次優貸款損失提列多少準備金,這項消息使得股價兩天暴跌60%,而之後的六個月裡,第一資本保持驚人的速度獲利,但股價仍毫無起色,雷德利與麥伊開始研究這起事件,蒐集各種相關資料包含諮詢顧問、競爭對手甚至找到了主管機關的承辦人員,最後他們轉向調查執行長的人品(從執行長大學同學著手),訪問第一資本的副總裁,而得到這家公司基本上是誠實的結論。第一資本在利空消息出來後的六個月,股價一直在30元附近震盪,但他們認為這家公司被低估,應該值60元,他們使用「長期選擇權」此衍生金融商品購買每股40元第一資本的買權(3塊多)共2.6萬,而主管機關證明第一資本經營無虞後,選擇權部位總值來到52.6萬。

對於以上內容或事件我的想法是?(對以上事件的理解)
        基於「無效率市場」這個假設讓康沃爾逮到第一資本的做多機會,市場先是以下跌反映出主管機關與公司的爭論新聞,創造出投資人撿便宜的機會。康沃爾的夥伴們調查公司的背景,做足功課而不是跟隨市場上的消息盲目做出決策,因此針對一個事件,必須關注其合理性,然後推測真實價值,找到投資的機會。


我為什麼會這樣想?(分析自己的理解如何形成、立說的基礎或預設是什麼)
        股票市場的極不理性導致很多人根據即時發布的消息來做出買賣決策,市場的投機者並不深究每個事件對公司未來長期營運的影響,而只在乎是否出現價格變動,如果只在意價格變化很容易做出錯誤決策。


對於以上內容或事件我有什麼感覺?(感受)
        每次重大訊息公布,投資人都會試圖套上利多、利空的消息來分類,所以每天股市的運作基本上都受到美國的市場政策、國際的財經新聞、國內的公司營收報告等消息左右,所以常會有錯殺股票而導致股票下跌又回升的案例,這也代表多數投資人(包含法人)缺乏判斷內在價值的習慣,以至只能使用市場報價來制定投資決策。


我為什麼會有以上感覺?(分析感受)
        因為短期來看股票的確可能產生波動循環,但是巴菲特曾經說過淨值遲早會反映在股價上,所以好的公司在長期來看,股價的確是長期向上走高的。

讀書心得:操盤手的萬無一失投資術


        這本書的作者在內文中否定了單純以技術分析或者是查看財務報表來制定投資決策的行為,強調唯有透過對公司本質的了解以及觀察財務報表中數字的變化趨勢與其背後成因才能達到大轉小賠的投資戰績。

        作者把股市投資人共同擁有的迷失分成三大類:「越看越錯的基本面」、「越相信越慘的概念」、「越做越賠的技術面」。以為精通總經、看準大盤就一定賺錢?或者誤認為營收創新高代表著未來的成長性高?以及尋找高殖利率股票比定存好?挑到好股後不要賣,一定就會大賺?不管多空,一律長期投資?

BMW + TROC 選股法
        作者融合了「質化」與「量化」分析的優點,可以幫助投資人先過濾掉潛在的地雷股,並且分成短、中、長期各種不同操作時間所需的概念,提高獲利的機會,降低虧損的風險!

1. B = Business Model
        商業模式講白了就是企業賺錢的方法,公司是否靠著「差異化」與「獨佔」來取得優勢。綜觀台灣上市櫃公司的經營模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 成本優勢
  2. 通路優勢
  3. 產品差異化優勢
  4. 技術與專利優勢
  5. 創新優勢
        就我的看法,企業可以透過壟斷、寡占來創造成本與通路優勢,只不過如果只是用提高資本支出來建立進入障礙,這是不可靠的,因此產品的差異化以及利用專利或獨家技術保護公司才可能長久。

        至於最後一點,我覺得很適合再現下流行創業的年代,給創業者思考的一個方向,因為創新不會侷限在產品上,還包含服務與商業模式創新,不管是 PcHome、Google、Facebook,都修改了原來的遊戲規則,開公司就是為了賺錢,如何創造新的方式讓顧客願意付錢也是可以著力的方向。

2. M = Market Size & Market Share
        觀察市場規模與市佔率在乎的是餅有多大以及能分到多少?而且市佔率比市場規模更重要,原因在於市場規模大且利潤高可能引起其他競爭者進入,門檻不高且過度競爭就是所謂的紅海,造成「一個和尚有水喝、兩個和尚搶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窘境。

        兩者同步成長是最佳的情況,可能是公司找到了新市場擴展規模,並且公司不斷地提高門檻拉開與競爭對手差距,但我認為市場規模並不是投資人應該特別著墨的地方,在 Bottom-Up 的思維中,我們應該找出不斷提升市佔率的公司,例如專注在豆腐市場的中華食(4205)的市佔率在盒裝市場約為65-70%,並已有開拓香港市場的行動(註一)。

3. W = Who is manager?
        購買股票成為股東等於實質上把錢交給公司經營者,委託代為經營公司,哪怕只有一股而已,所以觀察經營團隊的重要性並不會亞於關注獲利成長,書上提到投資人可以從6個面向進行觀察:
  1. 股東結構:持股1000張以上的大股東持股率低於40%的公司風險高,但IPO 之前的閉鎖期則例外,但要注意上市初期,大股東也可能透過人頭進行交易。
  2. 說了什麼:避開不談本業經營只吹噓轉投資的企業。
  3. 團隊背景:經營團隊有來自國際大廠的人才具有加分效果,然而那種產學背景根本與企業無關或是把挖腳過來的小才拿來大用則是減分,這種情況在家族企業比較常發生。
  4. 是否善待股東:若公司賺錢,也無資本支出等投資狀況下,仍不願意配息給股東的,就不能算是善待股東,董監酬勞佔占稅後淨利過高的公司也要避開。
  5. 是否在媒體上過度曝光:經營者是否常傳誹聞?或者喜好大談收藏名車、古董?這樣的人可能不會花太多心思在公司上。
  6. 股票進出分點追蹤:觀察公司所在地之券商是否在每次放出利多就賣超,可能是公司內部人士在出貨,又或者公司在實施庫藏股時透過哪個分點買進,此分點就是下次重要的觀察指標。

4. T = Trend(產業趨勢+企業成長趨勢)
        這裡的大T(產業趨勢)與小T(企業成長趨勢),與 Market Share & Market Size 相似的地方礙於個別企業的競爭力還是比大環境與產業的趨勢來得重要,特別是產業趨勢向下或持平的公司,還能夠開發新市場,取得市佔率,則小T則能快速成長,待整體環境轉強時,競爭對手早己被拋得老遠!

        觀察5年內的獲利是否穩健?評估期間最好包括景氣循環,否則可延長之8年。好的企業理應當在各種環境下都有穩定的好表現,至少跟同業比起來是如此,這樣的觀念可以避免挑到因為大環境造成公司業績下滑,而隨著景氣反轉又只能賺取機會財的公司,講白話就是公司的獲利必須靠得是企業的競爭力,而非受大環境好壞影響而使獲利暴起暴落!

5. R = River + ROE
        我在【當巴菲特遇見索羅斯中】這本書看到一個有趣的描述:「企業的護城河必須又寬又大,而且裡面還要有鱷魚和噴火龍!」,這段話意思在告訴投資人應該挑選競爭力高同時又不斷設下高的門檻防止對手超越,而且企業的競爭力不能只是藉由高資本支出或著價格優勢來阻止對手,而是高端技術、專利權、得天獨厚的低成本優勢(例如母公司的殘餘廢料可以作為子公司的生產原料)等。

        ROE 可透過杜邦公式拆解而得出淨利率、總資本報酬率、權益乘數,這對於有心專研財務分析的人並不陌生,也知道淨利率越高代表公司獲利能力越高、總資產報酬率高低代表公司經營效率的高低、權益乘數則是公司舉債經營的程度。而在書中作者特別澄清一個觀念,企業知道投資人愛以營收成長動能來當作選股標準,所以可能會犧牲淨利率,透過降價、改變信用條件(延長客戶應收帳款天數)、左買右賣等方式使客戶增加訂單,衝高營收數字,利用月營收與季報數字公布之間的時間差取巧炒作股價也有可能。

6. O = Momentum
        企業沒有成長動能等於是衰退的前兆!從營收與每股盈餘(EPS)去解析企業的成長動能,只是兩者的公布存在著時間差,每月公布的營收報告,都要抱持著懷疑的態度,避免落入「降價」、「改變信用條件」、「左買右賣」的營收衝高陷阱,而是要找到具有「新產品」、「新市場」、「新客戶」的基礎上提高營收的企業!

7. C = Cash Flow & Customer Base
        現金流量是觀察企業營運最重要的參考指標之一,反而是那些營收不斷創新高,應收帳款卻越拉越長,最後公司倒閉的例子不少。投資人從領取現金股利的角度思考,公司要賺錢達到資金充沛且願意發配現金股利,並不是靠舉債來發息,這代表公司的淨自由現金流量是正的。

        至於客戶基礎的部分,瞭解為何客戶與之做生意、關係、黏著度、集中度是否偏高以及客戶本身的展望好不好!


閱讀心得:雷浩斯教你小薪水存好股又賺波段 (5) -- 五步驟掃描企業體質

我將本書分成以下幾個重點:
  1. 篩選好公司的量化工具
  2. 估價的方法
  3. 價值投資:存股與波段操作
  4. 推估隔年 EPS
  5. 五步驟掃描企業體質
  6. 用自由現金流避開價值陷阱

1. 比對三大選股指標

        分析 ROE 表現」、「發放金股利能力」、「盈餘品質」三種指標是一個快速的篩選方法。前篇文章已經提到了杜邦公式可以看出 ROE 組成,上升或下降的驅動因素為何?

        發放現金股利的能力可以觀察另外兩種指標:「現金股利發放率」、「自由現金發放率」。前者為「現金股利 / EPS」,然而若公司作假 EPS 與借錢來發放股利就會使這個數字失去意義,因此第二個指標自由現金發放率(現金股利 / 每股自由現金流)代表公司從可運用的資金中分配多少比率出來作為現金股利,就可用來做為第二道檢查機制!

2. 分析下檔風險

  2-1. 分析資產變化

        檢視五年來營運成果是資產增加或是減少?增加的部分最多的是哪些科目?做生意的基本道理:用現金買進存貨,賣掉變成營收,應收帳款收回變成現金。如此循環,賺到的錢滾錢,資產就會持續增加。

  2-2. 分析負債變化

        高於50%為「高負債」,但需要分析負債內容才能判定。

  • 好債:應付款 - 營運產生的債務,不用付利息,手上還能保有現金。
  • 壞債:長期負債 - 支付期間為一年以上;短期金融債務,需支付利息,如短期借款、應付短期票券、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


  2-3. 分析股東權益變化

        五年來增減的部分是股本、資本公積或保留盈餘?股本增加是分配現金股利或現金增資?最好是保留盈餘增加!

        股東權益比率:
  • 理想狀況:保留盈餘最多,股本與資本公積次之。
  • 第二:股本最多,保留盈餘次之,資本公積第三。
  • 最差:股本與資本公積最多,保留盈餘最少,可能是獲利不良,靠現金增資來增加股本。
  2-4. 分析營運狀況

        五年來的存貨週轉天數減少或穩定。(要符合產業特性)
存貨週轉天數=365天/存貨週轉率
存貨週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
        五年來的應收帳款週轉天數沒有增加,應付款天數大約在 2 ~ 3 個月。
應收帳款週轉天數=365/應收帳款週轉率應收帳款週轉率=營收/平均應收帳款
        營運週轉天數,穩定維持不變是最好的。
營運週轉天數=存貨週轉天數+應收帳款週轉天數
        現金轉換循環天數,衡量公司整體的週轉能力,越短表示營運狀況越好。
現金轉換循環天數=營運週轉天數+應付款週轉天數

        整體來說,營運的理想狀況是「營運天數短且應付款天數略長」。


3. 分析成長力道

        分析營收變化,每月十日前公告的上月營收,可從數字與年增率變化趨勢,看出營收動能,例如:
  • 成長強勁:理想成長股要有「持續性成長」特色,「營收年增率」通常會連續成長 2 ~ 3 個月以上,適合波段成長型操作。
  • 成長趨緩但穩定:通常是內需型,營收穩定成長率不高。﹝如中華食(4205)與中華電(2412)﹞
  • 營收衰退,可能是景氣因素造成,大多數的公司都會受到波及,此時也是好公司撿便宜的時候。如金融海嘯時的台積電營收往下,但景氣復甦後,台積電也迅速回復水準。但若是非景氣因素,例如遇到激烈競爭,尤其是高成長後的快速衰退。這類「競爭失敗」的個股,要用質化分析來探討其競爭力是否衰退。如 2011 宏達電漲到 1300 後快速下跌,其營收早已顯露出敗象。

        分析獲利變化,若公司內部管理良好,毛利率與營業利益趨勢呈現一致

4. 質化分析:確認公司競爭優勢

        所屬產業能長久生存嗎?好的產業特性是產品生命週期長、重複使用。差的產業特性則是燒錢、削價競爭。

        好公司的競爭優勢有著低成本、高獲利、高市佔率、掌握特殊資源、用戶轉移成本

        另外,公司的競爭優勢能否持續,也是觀察的重點之一,例如以下思考點:
  • 價值存股型標的:影響公司的法規、政治、科技改變因素為何?
  • 價值波段術低估型標的:公司被低估的原因為何?
  • 價值波段術成長型標的:公司那方面做得比對手好?
5. 估價:決定買賣點

  • 價值存股型:下檔風險穩定、成長力道低。
  • 價值波段術低估型標的:下檔風險有限、成長力道不強、股價明顯被市場低估。
  • 價值波段成長型標的:下檔風險有限、成長力道強勁
        搭配本益比、高登公式報酬率估價法。

        公司轉弱或虧損:用股價淨值比判斷股價高低。

閱讀心得:雷浩斯教你小薪水存好股又賺波段 (4) -- 推估隔年 EPS

我將本書分成以下幾個重點:
  1. 篩選好公司的量化工具
  2. 估價的方法
  3. 價值投資:存股與波段操作
  4. 推估隔年 EPS
  5. 五步驟掃描企業體質
  6. 用自由現金流避開價值陷阱

以營收成長推估隔年 EPS 

        採用預估EPS來推測目標價是一個需要反覆練習的工作,調整參數可能造成預估值大不相同,建議設定一個範圍或分成保守估計與樂觀評估比較保險。
  1. 推算隔年營收=去年營收x(1+預估隔年營收成長率),隔年營收成長率可採用最近一季的營收。
  2. 推算隔年稅後淨利=隔年營收x隔年淨利率,隔年淨利率通常會採用最新一季的淨利率。
  3. 隔年EPS=隔年稅後淨利/在外流通股數,假設股本不變:直接除以去年在外流通股數。股本膨脹:以今年配發的股票股利來重新計算在外流通股數。若今年發配1 元股票股利,股票面額10元,等於股本膨脹10%,在外流通股數增加10%。

以現有EPS資料推估全年EPS(非本書內容)

        假設已經有 2014Q1=0.6 與 2014Q2=0.9 的資料,那麼有幾種不同的估算方法:

  1. 以 Q1 x 4 做為全年預估 = 2.4
  2. 以 (Q1+Q2) x 2 做預估 = 3
  3. 以產業特性調整比例,例如 (Q1+Q2 ) / (Q3+Q4) = 4/6 ,還是可以推得全年 EPS = 3.75
  4. 以過去四個季度加總做為全年預估 i.g. 2013Q3 + 2013Q4 + 2014Q1 + 2014Q2

        方法1與方法2足足差了 1.35,以本益比15來計算,15*1.35 代表股價差了 20.25!相同的數據,但用不同的估算方法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這隱含著任何研究報告所呈現出的公司目標價評估,有很大的操作空間,簡單的說,一個精明的投資者要藉由不斷訓練具備風險評估的能力,才能不被影響做出錯誤的決策!

另一影響 EPS 的因子 - 股本(非本書內容)

        EPS = 稅後淨利 / 在外流通股數。一家公司的股本會變動是因為公司預期發放的增資股股票、員工認股權證的執行與員工股票分紅、公司已發行未收回的可轉換公司債等等,都是潛在期末股本增加的成分,股本的擴張則會稀釋 EPS 。

閱讀心得:雷浩斯教你小薪水存好股又賺波段 (3) -- 價值投資:存股與波段操作

我將本書分成以下幾個重點:
  1. 篩選好公司的量化工具
  2. 估價的方法
  3. 價值投資:存股與波段操作
  4. 推估隔年 EPS
  5. 五步驟掃描企業體質
  6. 用自由現金流避開價值陷阱

價值投資:存股與波段操作

        運用價值投資精神方法操作也可以很靈活,其實價值投資並不需要特別當成某種特殊的投資指標,反而應該當成一種投資的通則,把生意的道理運用在買賣股票上。投資一家公司就是成為該公司股東,因此了解該公司獲利能力、經營績效尤其重要,如此可避免買進體質不佳的公司而慘遭套牢。

        雖然有些人提倡「買進並持有」的方式,但股票投資能成功,長期來看都是策略運用得宜,如果標的適合波段操作,倒也是一個不錯的策略,只要買進的公司開始走下坡,那也不一定要堅持持有。

1. 價值存股法(選擇適合的存股標的,在低本益比買進)

        前提是淨利率要大於10%:避免遇到景氣、匯率或其他風險,就使得ROE下跌。挑選身為產業龍頭,因可能有規模優勢或成本優勢,例如:
  • 保全業的中保(9917)
  • 電信業的中華電(2412)
  • 豆腐市場的中華食(4205)
        評估股價昂貴與否,採現金股利殖利率估價,依照殖利率不同分成四種區間如下:
  • 殖利率3.3%以下:太貴,持股者可賣出股票。
  • 殖利率3.3% ~ 5%:繼續持有,或者賣出部分轉而買進其他便宜股增加獲利。
  • 殖利率5% ~ 6.7%:符合內在價值,空手者少量買進,有持股則按兵不動。可用領到的股利在這個區間加碼。殖利率6.7%以上:相當於15倍本益比,代表有安全邊際,可以開始分批買進。
2. 價值波段法(買進低估的股票)

        把股價分成三個區間:
  • 低估價:股價低於內在價值,此時有安全邊際保護。
  • 合理價:股價符合內在價值,沒有安全邊際,但也沒有追高風險。
  • 高估價:超過內在價值,沒有安全邊際,而且還有追高風險。

        2.1 低估型
        一般公司,低本益比買進,合理本益比或高本益比賣出。財務結構不錯的公司被低估的原因
遇到倒霉事,如裕融(9941)受到卡債風暴影響,股價大跌,實際上公司競爭優勢仍持續。產業鏈中不具關鍵地位,如測試設備廠德律(3030),本益比一直不高。這類公司的買進本益比就在歷史區間下緣,賣出在歷史區間上緣。冷門產業,成交量低,而且很少人討論,如中聯資(9930)。

        2.2 成長型
        挑選成長型股票,財務指標必須更嚴謹,第一步要先從三大選股指標篩選名單,再從名單挑出強力成長的公司。近五年ROE平均20%以上能發放現金股利,且維持自由現金流年年為正(一般成長股近三年自由現金流不得連續兩年為負)盈餘品質良好,歷年盈餘品質指標維持100%上下,最低80%。分析資產負債表(下檔風險)與損益表(成長力道),要具備以下兩條件:

  • 低負債、不必現金增資、營運天數正常。
  • 營收年年成長、毛利率長期20%以上、營益率長期穩定(此為必要條件,不可向下滑)、稅後淨利年年成長。

        賣出時機點:
  • 好公司(強力成長型),合理本益比買進,高本益比部分賣出
  • 好公司的毛利高、獲利穩定,市佔高,不容易等到低本益比
        部分賣出的原因在於避免手上股票賣光容易衝動回補,失去理性。一般公司(一般成長型)成長為好公司,合理本益比買進,高本益比賣出。


閱讀心得:雷浩斯教你小薪水存好股又賺波段 (2) -- 估價的方法

我將本書分成以下幾個重點:
  1. 篩選好公司的量化工具
  2. 估價的方法
  3. 價值投資:存股與波段操作
  4. 推估隔年 EPS
  5. 五步驟掃描企業體質
  6. 用自由現金流避開價值陷阱

估價的方法

        估價的方法有兩種:本益比估價法與股價淨值比估價法,兩者運用上最大的差異在於評估的對象性質,本益比估價法適合用在獲利穩定、體質良好的公司,反之,後者可用在獲利不穩或者陷入虧損的公司。

1. 本益比估價法

        本益比為市場對股票的評價,好公司與熱門類股,市場會給予較高的評價,反之亦然。本益比可分成下列三種:
  • 大盤本益比:景氣好時整體本益比高,大部份股票都貴,此時可能沒有安全邊際,反過來說,例如金融海嘯時,所有公私不分好壞都下跌,這是就是撿便宜的機會。
  • 類股本益比:市場特別重視某族群時,該類股本益比就偏高,接下來要提的個股本益比要與所屬類股本益比做比較。然而那些正在萌芽期的類股在還沒有受到獲利支撐時就被市場大力看好,形成所謂的「本夢比」,就是最危險的時刻。
  • 個股本益比:通常好公司高而壞公司低,但是更重要的是,依家基本體質良好的公司卻受到市場冷落,有可能是被投資人誤判而產生「安全邊際」,此時為投資人介入的良好時機。另外,成長型的公司,其本益比很可能比類股與大盤都高,而且獲利成長帶動股價上漲,使得該公司的本益比總是處在歷史上緣,並且不斷提高!

        合理本益比的假設來自於葛拉漢強調投資至少要有 6.7% 的外部股東報酬率(本益比倒數),推算回來,「一般公司」的合理本益比為15倍。

         先前提到本益比估價法適合用在「獲利穩定」的好公司,更加清楚的參考指標如下,可作為判斷是否適合採用此法的前提:

  • 獲利來源主要是本業收益,如有一次性的業外收益造成淨利率暴增,則必須要扣除此一次性的業外收益。
  • 營收成長與淨利成長呈現一致性。
  • 未過度使用財務槓桿,權益乘數大於3以上要注意。
  • EPS 成長,且盈餘品質走勢圖也正常。賺到的錢要能收得回來,否則即使 EPS 成長,本益比也未必能提升。
  • 股本增加主要靠盈餘轉增資而非現金增資(喜愛現金增資的公司,代表常有資金缺口,營運不穩定因子比較多)。

2. 股價淨值比估價法

        並非股價低於淨值就是撿到便宜,好資產在清算時可能已經先被大股東拿走了,可用拆解法、調整法來重新確認淨值的價值,否則若只觀察流於表面的股價淨值比,很容易買到大拍賣的地雷。

  • 調整法 – 扣除無用的無形資產:資產中存在一項無形資產,如商標權、專利權等非實物存在的資產,重點在於只有能帶來現金的無形資產才有價值,否則必須扣除,要注意到,扣除資產當中的無形資產,同時也要從股東權益中的資本公積扣除相同金額以保持平衡。
  • 拆解法 – 分辨是高保留盈餘或是高股本公司:觀察淨值當中的「股本」、「資本公積」、「保留盈餘」之比率,高保留盈餘型淨值比較值錢;高股本型淨值較低還可區分股本形成為「盈餘轉增資」或是「現金增資」。

閱讀心得:雷浩斯教你小薪水存好股又賺波段 (1) -- 篩選好公司的量化工具

我將本書分成以下幾個重點:
  1. 篩選好公司的量化工具
  2. 估價的方法
  3. 價值投資:存股與波段操作
  4. 推估隔年 EPS
  5. 五步驟掃描企業體質
  6. 用自由現金流避開價值陷阱

篩選好公司的量化工具

1. 股東權益報酬率

        以 ROE(股東權益報酬率) 用來作為篩選公司只是第一步,因為 ROE 能看出公司的為股東賺錢的效率(淨利 / 股東權益),然而只看 ROE 卻可能誤入陷阱,因為只有真正由淨利驅動 ROE 提高的公司,才是真正的好公司,至於為什麼要特別提出是由淨利帶動的前提呢?從杜邦公式可以理解到:

ROE = 淨利率 ╳ 總資產報酬率 ╳ 權益乘數

        淨利率 =稅後淨利 / 營收
        總資產報酬率(ROA)=全年稅後淨利 + 全年利息*(1 - 稅率)] / 期初和期末資產平均
        權益乘數=期末總資產 / 期末股東權益

        淨利率代表著公司賺錢的效率,而總資產報酬率代表著公司運用資產賺取營收的效率,這兩者的提高都算是好事,然而光靠權益乘數拉高 ROE,而其他兩者趨勢向下或平穩可能就不是一種好事了,代表著公司在獲利與經營上開始停滯或遇到困難,因此需要提高財務槓桿來維持 ROE ,這只是一種表面的假象,事實上透過杜邦公式可以快速地分析 ROE 組成。

        使用 ROE 指標來區分公司的型態:
  • 一般公司:近五年 ROE 平均 10% ~ 15%
  • 成長型:近五年 ROE 平均 15% ~ 30%
  • 強力成長型:近五年 ROE 平均 > 30%
        高 ROE 的公司又可以分成兩類來看:
  • 高獲利型(高淨利率且低權益成數):利潤高,抗壓性與穩定性都比較足夠,例如:台積電、大立光、川湖、精華。
  • 薄利多銷型(總資產週轉率越高越好):這類企業的競爭力在於物流、金流等通路管理能力,例如:統一超、全家、燦坤、全國電。

2. 盈餘品質指標(營業現金流/稅後淨利)

        公司的獲利與現金水位變化是兩回事,而盈餘品質指標的意思是公司的獲利中有多少是營業活動賺進來的現金,此基本門檻是50%,普通公司為70%,好公司要大於100%。觀察「營收」、「稅後淨利」、「營業現金流」的走勢對照即為「盈餘品質走勢圖」,好公司在這方面的要求要走勢一致,且盈餘品質不低於 70%。反之,那些走勢不一致或營業現金流轉負的則要避開!

3. 高登公式:預期長期持有的報酬率

        高登公式=現金股利殖利率+保留盈餘成長率
                        =(現金股利÷買進價格)+(ROE × (1 − 現金股利發放率))

        大於 15% 為買進價位,使用高登公式的優點是方便找出那些現金股利與資產成長的股票,適合用來為成長股估價。

        估算隔年高點的方法為:高登公式報酬率 × 預估隔年EPS × 100%



其實不是只有 GigaCircle 帶頭在網路上作亂而已


     
        我閱讀了于為暢大哥某篇探討內容農場的文章,有一句話投射到我的內心深處,引起了共鳴,那就是 -- 「電視媒體已經淪陷了,我不希望網路跟著陪葬!」,不知道最近越來越不喜歡閱讀從社群網站轉貼的文章了是不是這個原因,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網路上內容開始惡化,而且是到一種無法挽救的地步!

        GigaCircle 旋風起了個頭,加快了爛文的傳播速度,這類的內容農場很喜歡使用會讓人心癢的標題,提高點進去的機率。現在,我看到傳統媒體已經把黑手伸進去了,也開始學會這招,在臉書上寫出誘惑人的標題。

        但你以為台灣只有內容農場是網路亂源嗎?很遺憾地,不是!有更多以專業、大師的包裝,卻寫出一堆大便文,而且這些作者們還可能會在著名的網路媒體上開設專欄,結果就是讓一些似是而非的腦補文填滿讀者的腦袋!可怕的是,「關鍵評論網」、「想想論壇」這類講究品質的內容網站,竟然也淪陷了,那就更別提蘋果日報專欄了。當這些教授、專家都帶頭寫起腦補文的時候,台灣的網路媒體會有什麼值得期待的呢?

        如果我們譴責 GigaCircle 的制度讓很多人因為錢的因素而進來這個圈子攪和,使得網路內容變得混亂,那麼也應該要用同樣的標準監督那些優質論壇的寫手們,因為他們也拿稿費,也得要為了生計去寫文章,如此一來,寫手們的內容就未必是公正客觀了。

        值得反思的部份在於,我承認自己也是當過垃圾文章的推手,用滑鼠按讚或分享都是去浪費別人生命的幫凶之一!那些不合乎正常邏輯的文章也許會用華麗的詞藻包裝,或者是大眾愛聽的題材,往往都可以吸引眼球。讀者除了提出批判網路內容糟糕之外,其實最重要的是訓練自己的判斷能力,而且要常常練習,拉高層次去監督那些自詡為大師的文章!


延伸閱讀
  1. 你今天震驚了嗎?談下標和內容農場(含GigaCircle)
  2. 七個內容農場和內容網站的不同處,特別是第六個!

狐狸思考與刺蝟思考



        在《精準預測》中提到兩種類型的人在預測事件的準確機率上有著極度不同的差異,偏向「狐狸思考模式」的人比偏向「刺蝟思考模式」的人更能預測正確,換個角度觀察這一段文字,應該探討的是「什麼樣的態度比較可能培養出敏銳的觀察力使之產生良好的預測」。我所定義的精準預測是在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對雜訊的處理能力以及能否勇於自我批判,不僅僅是結果本身。

狐狸思考的優勢

        Nate Silver 在書中說道:「一個好的預測者很需要具備一種「狐狸(fox)」的素質:多疑、審慎、不亂下結論、涉獵廣博、能站在陽台上從多角度思考、尊重事實、不過度自信、調適力強。」言下之意,狐狸這種多疑的個性,造就出其生命力頑強的結果。
        
        要為預測佐證,你得要廣泛收集各種資料,並且抱持著開放的態度來接納相反意見,而不是找理由反駁回去!就如同作者說:「如果要你走進中學教室,預測誰未來會當醫生、律師或是過相當好的生活,又或者誰的人生將過得比較貧窮,你得需要至少仔細研究一個禮拜,觀察他們的言行...」。所以,要有好的預測能力,就要學習多疑、審慎的思考方法!

刺蝟理論 - 柯林斯觀點

        我在網路找到狐狸與刺蝟的相反論述,柯林斯認為刺蝟型的人俱有化繁為簡的本事,他們重視事情的本質,並且認為狐狸型的人總是一心多用,前後矛盾。

狐狸與刺蝟的相互批判

        在柯林斯觀點 - 刺蝟原則中提到以下一段話:
說得更清楚一點,刺蝟型的人並不笨。恰好相反,他們很清楚如果要獲得高瞻遠矚的洞見,根本之道在於單純。還有什麼觀念比e = mc2 更單純?還有什麼觀念比從潛意識發展出來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架構更單純?還有什麼觀念比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更為優雅?不,刺蝟型的人並非頭腦簡單的笨蛋,他們擁有敏銳的洞察力,因此能看穿複雜的表象,找到潛藏的形態。刺蝟型的人重視的是本質,其他一切都置之度外。
        事實上這段話正如同 Nate Silver 對刺蝟型人格所描述的(參見下圖),「專科」與「意識形態為主」,Nate Silver 並沒有批評刺蝟型的人是笨蛋,但解釋到這種面對這個充滿雜訊的世界中,刺蝟的做法會產生比較弱的預測!

        同樣的,柯林斯也批評狐狸類型的人總是一心多用,前後矛盾,並引用了古希臘寓言「狐狸知道很多事,刺蝟只知道一件大事」來說明刺蝟類型的人較能專一,並找出世界的法則。
狐狸思考與刺蝟思考比較 - 截至【精准預測】 

結論

        就我蒐集柯林斯+柏林與 Nate Silver 對「刺蝟-狐狸」論述的觀察,我認為兩者是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柯林斯研究企業領導人,當然反對領導人帶著一種多變的特性。然而 Nate Silver 用刺蝟來形容那些電視上的預測名嘴們是基於那些預測者本身的意識形態主張,而且不懂得自我批判。

        我不能說柯林斯的觀點不好,畢竟企業領導人有化繁為簡的能力是好事,他們不能三心二意,否則會帶給人一種不穩定的感覺。但是柯林斯沒說的是狐狸特質中的「自我批判」、「小心謹慎」、「依賴觀察而非理論」,這些特性使得狐狸類型的領導者是處於一種不斷進化的狀態,透過反思來修正自己的看法,必要時也會改變初衷,這不是三心二意,而是所謂的「多角度思考」與「尊重事實」。


延伸閱讀


烏俄衝突下受影響的產業

烏克蘭方面 根據OEC World,2019年烏克蘭的GDP排名為全球第55名,路透社資料顯示烏克蘭出口葵花子油為全球第一、大麥全球第二、芥花籽油與小麥為全球第三、玉米為全球第四,可見農業是烏克蘭的主要經濟支柱,而烏克蘭最大的出口對象竟然是俄羅斯,緊接著是中國、德國、波蘭與義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