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組織內耗的矛盾

前陣子組織異動,所屬的整個部門忽然間換了老闆,以往我們部門與另一部門之間的「恩怨」都是來自於資深同事的描述,我們也很少有機會交流,在組織異動前,我曾經聽前老闆抱怨董事長「偏心」;在組織異動後,新老闆覺得我們以前的部門像個「黑洞」,許多資訊都不透明。很難想像,在同一家公司,竟然會有如此大的隔閡,部門間的行事風格迥異,雖然我們都想表示自己只是領薪水,其實上面的鬥爭我們無法干涉太多,但是組織文化其實從第一天進公司以後,就像安裝在電腦上的作業系統,一直深深地影響著員工。

身為一個企業的員工也許可以知道許多外部股東的不知道的事情,但這指的不是股票交易的內線消息,而是公司的組織競爭到底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組織改造有機會提高效率還是加速死亡?由於這都是動態的、無法由一時的變化看出端倪,而且經理人的經驗與想法有很大機會改變組織運作的結果,所以總的來說,這種影響不會很快看出公司體質變化,但長遠來說,變化十分巨大。

理論上,股份有限公司的擁有者應該是全體股東,經營者只是股東們委託代表經營,但是台灣的上市櫃公司表現得像家族企業一樣,人事任命可以全由經營者決定(廢話),但這也很難說,新聞報導燦坤董事長很早就退居二線,交給專業經理人經營,但是歷年來的決策顯現出來即便交由專業人士經營,而不是交給企業二代接班,也未必比較出色,所以這很大一部份決定在經理人的素質。

前陣子看了兩本書《護城河投資優勢:巴菲特獲利的唯一法則》與《投資檢查表 基金經理人的選股秘訣》,這兩本書針對經營者的能力提出完全對立的看法,前者認為挑選產業重要性大過於挑選經理人,因為好的產業交給能力普通的經營者也是會賺錢;後者則舉出幾個例子說明經理人的好壞對企業的影響很大,擅長節約成本的經營者未必能促使企業成長,很少像賈伯斯那樣同時具備「開源」與「節流」的能力。我認為賺錢容易的企業,將掩蓋經營者的無能,而艱困產業的經營者,似乎是比較容易看出能力優劣。

由於公司分層結構,每個組織各有不同的經營者,外部人士很難從報章媒體、公關資訊理解全部,組織內部間的矛盾內耗掉企業資源,股東應該不會知道這些事情,因此要徹底了解一家公司是很難的,任何利多、利空都可能是長期下來的結果,比較好理解的可能是從產業面著手,畢竟一家公司能生存下來,代表應該有核心能力存在,光是比較這點與競爭對手的差距,或許還算是堪用的方法吧。





烏俄衝突下受影響的產業

烏克蘭方面 根據OEC World,2019年烏克蘭的GDP排名為全球第55名,路透社資料顯示烏克蘭出口葵花子油為全球第一、大麥全球第二、芥花籽油與小麥為全球第三、玉米為全球第四,可見農業是烏克蘭的主要經濟支柱,而烏克蘭最大的出口對象竟然是俄羅斯,緊接著是中國、德國、波蘭與義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