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 大賣空與我的反思 (1)



這本書令我印象深刻的內容或事件是什麼?
        康沃爾資本公司的成立來自於兩個與華爾街無關的年輕人(雷德利與麥伊)加上一位有在投資銀行待過的哈克,初始成立資本僅11萬美元(2003年初成立)。一開始他們的定位是要尋找市場的無效率,包含股市、債市、貨幣、大宗物資,第一個發現的大商機是「第一資本金融公司」在與政府在爭論該為潛在的次優貸款損失提列多少準備金,這項消息使得股價兩天暴跌60%,而之後的六個月裡,第一資本保持驚人的速度獲利,但股價仍毫無起色,雷德利與麥伊開始研究這起事件,蒐集各種相關資料包含諮詢顧問、競爭對手甚至找到了主管機關的承辦人員,最後他們轉向調查執行長的人品(從執行長大學同學著手),訪問第一資本的副總裁,而得到這家公司基本上是誠實的結論。第一資本在利空消息出來後的六個月,股價一直在30元附近震盪,但他們認為這家公司被低估,應該值60元,他們使用「長期選擇權」此衍生金融商品購買每股40元第一資本的買權(3塊多)共2.6萬,而主管機關證明第一資本經營無虞後,選擇權部位總值來到52.6萬。

對於以上內容或事件我的想法是?(對以上事件的理解)
        基於「無效率市場」這個假設讓康沃爾逮到第一資本的做多機會,市場先是以下跌反映出主管機關與公司的爭論新聞,創造出投資人撿便宜的機會。康沃爾的夥伴們調查公司的背景,做足功課而不是跟隨市場上的消息盲目做出決策,因此針對一個事件,必須關注其合理性,然後推測真實價值,找到投資的機會。


我為什麼會這樣想?(分析自己的理解如何形成、立說的基礎或預設是什麼)
        股票市場的極不理性導致很多人根據即時發布的消息來做出買賣決策,市場的投機者並不深究每個事件對公司未來長期營運的影響,而只在乎是否出現價格變動,如果只在意價格變化很容易做出錯誤決策。


對於以上內容或事件我有什麼感覺?(感受)
        每次重大訊息公布,投資人都會試圖套上利多、利空的消息來分類,所以每天股市的運作基本上都受到美國的市場政策、國際的財經新聞、國內的公司營收報告等消息左右,所以常會有錯殺股票而導致股票下跌又回升的案例,這也代表多數投資人(包含法人)缺乏判斷內在價值的習慣,以至只能使用市場報價來制定投資決策。


我為什麼會有以上感覺?(分析感受)
        因為短期來看股票的確可能產生波動循環,但是巴菲特曾經說過淨值遲早會反映在股價上,所以好的公司在長期來看,股價的確是長期向上走高的。

筆記:信用卡公司如何賺錢

生活中常遇到以下兩種狀況;

  • 在電影院、展場常常會看到一群人穿的很正式手拿DM,到處詢問大家辦卡了沒。
  • 買東西談到最後,店家跟你說這個價格必須是現金價,不能刷卡。

        一般來說,信用卡公司獲得收益來源有店家與消費者兩種途徑,店家安裝刷卡機必須支付刷卡金額的2-3%(Google得到的)給發卡行作為手續費收入,或者是消費者的年費與懲罰性費用等。雖然店家需要支付發卡銀行手續費,但是讓客戶刷卡卻是店家著眼於刺激消費者上門的必要成本之一,因為信用卡公司有時會定期舉辦優惠活動,吸引消費者購物,這點跟之前訪問過的KnowHouse網站創辦人提到的賞屋卡目的如出一轍:宣傳行銷、前往門市(網站)、購物。

        因此信用卡公司需要創造大量的發卡量,來累積可觀的手續費收入,這也是為什麼在展場總是能看到一堆業務推銷的原因,也解釋了店家如果確定一筆幾乎可成交的生意,願意調降一點點售價而避免付刷卡手續費的理由了。

        另外在網路上找到國外利用信用卡結合POS機賺錢的方式,即把收帳流程全部交給銀行處理,發卡公司要求業者在所屬銀行開戶,對銀行來說形成了資金匯聚的功能,至於資金該怎麼管理運用,則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心得

  • 在同家商店買東西不使用信用卡的話,又假設購買價格相同,那麼不刷卡的人等於在幫店家分攤手續費,所以正常使用信用卡,不產生利息費用其實不見得不好。
  • 聆聽國外理財節目有提到頻繁使用信用卡,若消費紀錄良好,是比不使用的人更有優勢,其立論來自於有正常的交易紀錄比起白紙一張更好,將來需要跟銀行借款的時候,就不會吃虧。


烏俄衝突下受影響的產業

烏克蘭方面 根據OEC World,2019年烏克蘭的GDP排名為全球第55名,路透社資料顯示烏克蘭出口葵花子油為全球第一、大麥全球第二、芥花籽油與小麥為全球第三、玉米為全球第四,可見農業是烏克蘭的主要經濟支柱,而烏克蘭最大的出口對象竟然是俄羅斯,緊接著是中國、德國、波蘭與義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