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之行的住宅風氣觀察




        趁著這次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被抄事件,拋開背後可能的政治算計,我想寫一篇延宕很久的新加坡之旅所觀察到的兩國政府對於人民住宅的差異。

房地產生態圈

        我覺得台灣人把不動產視為市場機制的商品,已經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在不動產交易體系,的確養活了不少人,包含有:

  1. 建商
  2. 代銷公司
  3. 房仲
  4. 室內設計
  5. 水電
  6. 投資客
  7. 代書
  8. 線上資訊提供者(Host)
  9. 貪官
  10. .......
        難怪在台灣房地產被稱為經濟的火車頭,從以上粗略地分類中就可看出有龐大的從業人員了,所以房地產的景氣榮枯深深地影響了台灣許多人的生計。可是我們該認真想想,房子的本質是什麼?為何大家默許它成為一種炒作的工具,紛紛加入這個「利出一孔」的體系?為什麼台灣的房地產只有炒作住宅,而不是商辦?

新加坡開眼界

        在我去了一趟新加坡後,發現到新加坡的空地比我想像的多,這個國家似乎處在一個不斷變動的狀態,我看到有許多興建中的商辦大樓,所以新加坡創造了很多工作機會,吸引了周遭許多國家的人力資源。就住宅方面來說,作為一個城市型國家,新加坡非常懂得利用土地,約有82%(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的公民居住在政府興建的公共房屋裡。

        但是台灣社會卻很奇妙,四大報的左側都賣給建商打自有住宅廣告,台灣社會有如此缺乏自用住宅嗎?

住家為什麼離公司這麼遠?

        台灣的政府官員很喜歡拿新加坡例子說嘴,但台灣城鄉發展差異很大,台北市就業的便利性遠遠大於其他地區,就算住在淡水的人,都還可以搭捷運到內湖、南港上班。但住在其他縣市的上班族就可能要機車、火車、腳踏車、公車轉來轉去,非常不方便!

        台灣政府其實很放任建商亂搞,在都市的開發規劃上,缺乏一套完善的規劃,取而代之的是眾所周知的政商勾結,最後在利用許多住宅貸款補貼政策請君入甕,讓消費者成為被剝皮的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烏俄衝突下受影響的產業

烏克蘭方面 根據OEC World,2019年烏克蘭的GDP排名為全球第55名,路透社資料顯示烏克蘭出口葵花子油為全球第一、大麥全球第二、芥花籽油與小麥為全球第三、玉米為全球第四,可見農業是烏克蘭的主要經濟支柱,而烏克蘭最大的出口對象竟然是俄羅斯,緊接著是中國、德國、波蘭與義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