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是只有 GigaCircle 帶頭在網路上作亂而已
我閱讀了于為暢大哥某篇探討內容農場的文章,有一句話投射到我的內心深處,引起了共鳴,那就是 -- 「電視媒體已經淪陷了,我不希望網路跟著陪葬!」,不知道最近越來越不喜歡閱讀從社群網站轉貼的文章了是不是這個原因,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網路上內容開始惡化,而且是到一種無法挽救的地步!
GigaCircle 旋風起了個頭,加快了爛文的傳播速度,這類的內容農場很喜歡使用會讓人心癢的標題,提高點進去的機率。現在,我看到傳統媒體已經把黑手伸進去了,也開始學會這招,在臉書上寫出誘惑人的標題。
但你以為台灣只有內容農場是網路亂源嗎?很遺憾地,不是!有更多以專業、大師的包裝,卻寫出一堆大便文,而且這些作者們還可能會在著名的網路媒體上開設專欄,結果就是讓一些似是而非的腦補文填滿讀者的腦袋!可怕的是,「關鍵評論網」、「想想論壇」這類講究品質的內容網站,竟然也淪陷了,那就更別提蘋果日報專欄了。當這些教授、專家都帶頭寫起腦補文的時候,台灣的網路媒體會有什麼值得期待的呢?
如果我們譴責 GigaCircle 的制度讓很多人因為錢的因素而進來這個圈子攪和,使得網路內容變得混亂,那麼也應該要用同樣的標準監督那些優質論壇的寫手們,因為他們也拿稿費,也得要為了生計去寫文章,如此一來,寫手們的內容就未必是公正客觀了。
值得反思的部份在於,我承認自己也是當過垃圾文章的推手,用滑鼠按讚或分享都是去浪費別人生命的幫凶之一!那些不合乎正常邏輯的文章也許會用華麗的詞藻包裝,或者是大眾愛聽的題材,往往都可以吸引眼球。讀者除了提出批判網路內容糟糕之外,其實最重要的是訓練自己的判斷能力,而且要常常練習,拉高層次去監督那些自詡為大師的文章!
延伸閱讀
勝文食記:看完之後只能笑笑而已,如果連還是當選哩?
嗯,每次選舉都能看到網路上的創意影片,但最近這幾次下來,我看到幾部攻擊連勝文是以「豬排」、「勝丼」作為主題的搞笑片段,只是自己捫心自問,當網友做這些攻擊,最後連勝文依舊當選台北市長,這代表什麼?台北市民喜歡吃豬排?或是台北市民每次都是都做出了跟潮流相反的決定?
我們來看看歷任台北市長,國民黨的得票率(資料來源:wiki):
- 1994: 25.89%
- 1998: 51.13%
- 2002: 64.11%
- 2006: 53.81%
- 2010: 55.65%
除了1994年陳水扁雖勝選但得票率也沒有過半,而且國民黨加上新黨超過50%,在這樣的選民結構下,我們看到連續幾次大選,網路上總是推出一系列好笑(但內容空泛)的影片,而且現在的社群媒體這麼發達,結果一堆無腦的影片總是很普及。
回到正題,看了這麼多以連勝文身材作為嘲諷題材的影片後,我除了懷疑影片創作者只是想藉機創造流量之外,並不覺得這就會讓中間游移的選民會把票頭給柯文哲,而且甚至還可能流失「重量級」的選票。市民行銷作到這,柯文哲陣營的選民有沒有機會被教育成用「外表」來作為反對連的藉口?如果是,我只能說這廣告只幫到連勝文而已。
這讓我想到過去討厭拿 iPhone 的人最常用來攻擊的話:
- 用iphone什麼東西都要錢
- 很多東西都只能綁死在iphone
- 用蘋果的人真有錢(酸!)
事實上,我從來沒有花錢買App,而且我用蘋果的產品不代表我只能用蘋果的服務,也用了Google, Evernote....。而且一台 MacBook Air 128G,在折扣日當天買不到三萬,有傳說中得很貴嗎?蘋果的東西其實就把「使用者體驗」做得很流暢,這樣就會讓人喜歡了。
應該反思的部份是,攻擊若不能集中在有效的點,只是隨風起舞的搞笑,那麼浪費時間「製作」、「看」、「傳遞」這些東西有什麼意義?只會讓那些支持連勝文的人內心更加篤定,因為從來沒有一個「靠嘲諷他人身材的陣營」可以在台灣勝選。
「勝文食記 」就真的只能笑,其實對選民素質提昇沒幫助,看了這片,不會讓你更有能力去質疑連的背影、政見與其當選後所帶來的影響。
全聯的中元節商機
商人的嗅覺總是特別靈敏,小時候覺得鬼月是可怕、嚴肅的,但是長大以後,慢慢看到許多利用鬼月的恐怖氣氛來獲利的實際案例,例如「鬼屋探險」、「百鬼夜行」以及電影院會搶在七月上檔鬼片,這些賺錢的伎倆早就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但值得一提的是,我進到全聯就會看到一個很明顯的區塊,就像下面這樣:
然後你就會發現這樣的中元節,一點也不恐怖啊!而且我覺得這次全聯的行銷活動非常高明,這個鬼太郎收納便利箱是可以拿來當箱子用的,外殼不只是拜拜完的廢棄物而已!
全聯是台灣最注重節慶行銷的超市,尤其是中元節,過去也曾在電視上看過「貞子」與「傑森」系列,已經徹底把中元節的恐怖氣氛反轉了,全聯似乎是看準了新一代的年輕人越來越注重設計與實用性,加上融入「主題元素」,讓年輕人不至於排斥中元節。其次中元節一直都是在暑假,一般小朋友會陪家長逛超市,卡通化的產品絕對吸引小孩的眼睛,同時讓家長荷包失手了!
最後,來看看一下貞子與傑森系列吧~
反思「陳菊 睡覺」的社會期待
圖片來源:東森新聞網站 |
在高雄氣爆發生後,陳菊市長的處理能力不免成為媒體的焦點,她猶如一個企業的CEO在公司遭遇重大困難時必須扛起責任,並且利用自身的權力,協調各部門資源,讓整件災難因為有一個有效率的團隊而快速排除!
事實上,我一直都相信陳市長與其所帶領的團隊能力是充足的,但我看到這一則新聞“陳菊救災近24H沒睡!網友感動「以高雄為傲」:多休息”以後,不免為這社會的氛圍感到驚訝,怎麼這個社會評價一個領導者的好壞,竟然變成要看領導者是不是一頭耐操的牛,不然就是要有「阿信」的精神 − 任勞任怨!
上網 Google 「陳菊 睡覺」,可以得到先前高雄市長陳菊坦誠睡午覺遭受批評的新聞,在這樣的社會民意基礎下,讓我不禁懷疑整個社會對於領導者的要求是「要誠實」還是「要世故」。
Google : 陳菊 睡覺 |
我們台灣人喜歡自詡為「台灣牛」,後來卻遭到戲稱為「奴性太重」,即便奴性這個議題已經被討論很久了,但是整個台灣人好像依舊留著這樣的血液,任何人都有可能是「慣老闆」,從這次陳菊市長兩次的災難應變,我理解到她其實是在配合社會期待,然而這個社會期待的價值是錯誤的。
這兩次的「陳菊 睡覺」新聞,帶給一個創業者的反思就是,整個社會價值偏好「那些幹的很辛苦的笨蛋」,而不讚賞那些「聰明或許帶點懶惰,卻很有效率且少出錯」的人,所以當「只有豬 available 時該怎麼?」,就讓豬去完成他們的人生夢想,而我們去完成自己的夢想。
最後,我敬重陳菊市長的付出,她不是刻意要這樣的,是社會大眾逼她選擇演戲給豬看的。
延伸閱讀
訂閱:
文章 (Atom)
烏俄衝突下受影響的產業
烏克蘭方面 根據OEC World,2019年烏克蘭的GDP排名為全球第55名,路透社資料顯示烏克蘭出口葵花子油為全球第一、大麥全球第二、芥花籽油與小麥為全球第三、玉米為全球第四,可見農業是烏克蘭的主要經濟支柱,而烏克蘭最大的出口對象竟然是俄羅斯,緊接著是中國、德國、波蘭與義大利...
-
缺點 飲料杯架在排擋桿下方,拿起來容易卡到 高速公路上定速巡航,有時會有頓挫感,不知道是否因為渦輪作動的關係 Think+ 沒有預設的衛星導航與測速照相偵測 加速聲音明顯(我老婆做第二排也會有感覺) 後座的電視螢幕打開時,會遮蔽後方來車狀況 方向盤的 ...
-
最近看了一本書【找到雪球股】裡面提到巴菲特尋找好公司的角度是由下往上(Bottom-Up)策略,與一般投資人採用的由上往下(Top-Down)策略有著根本性的不同,以至於我們在投資的過程中,著眼的方向有著巨大的差異,這就是所謂的「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意思。 ...
-
這本書對領導的定義是:設定目標之後,帶領團隊從起點到終點的過程,重點在於如何達成目標。目標一定要明確,而且要「重點突破」,而不是自下而上完成一些當前可見的問題。 我最喜歡書中的比喻是「領導就像登山」那段,領導者得說服團隊成員願意一起爬山,而就在他們看似完成任務時,又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