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如何尋找創新?

今天安排洗牙,許久沒回診,醫生似乎變得很多話,還跟我聊工作,而且第一次有人問我的工作內容一面是要交辦老闆指定的工作,以及滿足客戶的需求,那麼創新的部分在哪裡?

牙醫的問題給我一個反思的機會,那就是我在日常工作中完成老闆指派的任務、滿足客戶的需求之外,我有沒有花時間研究一下創新的方法?他說在他的工作上常常會需要了解病患的狀況,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法,又或者要考慮病人的時間所以應該先就重點治療還是整體的治療?



看過了許多創新的模式,我覺得從生活中提出更具便利性的方法,通常都是創新的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要如何把它時間出來變成一個好用的系統或工具,創新未必是創業,但創業成功必定要有創新的方法!

遇到失敗的銷售經驗

今天依照往例送兒子去上幼稚園,被一個年輕的銷售員攔住,
看來是要兜售兒童版學生周刊,我覺得這位銷售員出了幾個問題,
包含前兩個客觀因素與最後一個主觀因素:

  1. 搞錯時間點:幼稚園的家長通常會陪小孩徒步到教室,推銷的時間點應該是家長獨自出校門時最理想。
  2. 說錯重點:兒童版學生周刊應該是給小學兒童看的,他先說了一堆我沒興趣的,最後又說有免費繪本跟蠟筆可以拿。
  3. 穿著:早上送上學的多半是阿公阿嬤或媽媽,並不是一定要穿正式西裝,但是一定要乾淨整齊,才不會嚇到人。

可能是當了家長的關係,依照自己經驗看出了一些問題,我認為身為家長絕對會捨得花錢栽培小孩,而我認為的理想流程應該是:
  1. 先觀察進校門的家長,目測小孩年齡,決定後來要打招呼的對象。
  2. 送完小孩的家長,如果是準備要去上班的父母,就不必打擾,如果是阿公阿嬤、全職爸媽就上前給予免費贈品。
  3. 特別是那些身邊還有小孩的,一定要讓贈品放在小孩看得到的角度
  4. 最重要的是不要勉強對方,每位家長栽培小孩的方式不同,應該要把產品交給適合的人,而不是只為業績而強迫推銷。




「窮忙族」VS「富悠族」



最近聽到「窮忙族」VS「富悠族」這個有趣的影片分析,我得到了以下啟發:

  1. 窮忙族必須先過渡到窮悠族才能到富悠族
  2. 富忙族並不理想
這陣子,工作上升遷,同時工作量也變大,加上有家庭的因素,忙碌到很少去思考未來能否有其他可能,因此現在雖不算富,但這樣子下去確實很有可能變成富忙族,因此不管是窮忙或富忙,我都需要靜下來思考調節工作與生活的方法。

閱讀心得 - 大賣空與我的反思 (1)



這本書令我印象深刻的內容或事件是什麼?
        康沃爾資本公司的成立來自於兩個與華爾街無關的年輕人(雷德利與麥伊)加上一位有在投資銀行待過的哈克,初始成立資本僅11萬美元(2003年初成立)。一開始他們的定位是要尋找市場的無效率,包含股市、債市、貨幣、大宗物資,第一個發現的大商機是「第一資本金融公司」在與政府在爭論該為潛在的次優貸款損失提列多少準備金,這項消息使得股價兩天暴跌60%,而之後的六個月裡,第一資本保持驚人的速度獲利,但股價仍毫無起色,雷德利與麥伊開始研究這起事件,蒐集各種相關資料包含諮詢顧問、競爭對手甚至找到了主管機關的承辦人員,最後他們轉向調查執行長的人品(從執行長大學同學著手),訪問第一資本的副總裁,而得到這家公司基本上是誠實的結論。第一資本在利空消息出來後的六個月,股價一直在30元附近震盪,但他們認為這家公司被低估,應該值60元,他們使用「長期選擇權」此衍生金融商品購買每股40元第一資本的買權(3塊多)共2.6萬,而主管機關證明第一資本經營無虞後,選擇權部位總值來到52.6萬。

對於以上內容或事件我的想法是?(對以上事件的理解)
        基於「無效率市場」這個假設讓康沃爾逮到第一資本的做多機會,市場先是以下跌反映出主管機關與公司的爭論新聞,創造出投資人撿便宜的機會。康沃爾的夥伴們調查公司的背景,做足功課而不是跟隨市場上的消息盲目做出決策,因此針對一個事件,必須關注其合理性,然後推測真實價值,找到投資的機會。


我為什麼會這樣想?(分析自己的理解如何形成、立說的基礎或預設是什麼)
        股票市場的極不理性導致很多人根據即時發布的消息來做出買賣決策,市場的投機者並不深究每個事件對公司未來長期營運的影響,而只在乎是否出現價格變動,如果只在意價格變化很容易做出錯誤決策。


對於以上內容或事件我有什麼感覺?(感受)
        每次重大訊息公布,投資人都會試圖套上利多、利空的消息來分類,所以每天股市的運作基本上都受到美國的市場政策、國際的財經新聞、國內的公司營收報告等消息左右,所以常會有錯殺股票而導致股票下跌又回升的案例,這也代表多數投資人(包含法人)缺乏判斷內在價值的習慣,以至只能使用市場報價來制定投資決策。


我為什麼會有以上感覺?(分析感受)
        因為短期來看股票的確可能產生波動循環,但是巴菲特曾經說過淨值遲早會反映在股價上,所以好的公司在長期來看,股價的確是長期向上走高的。

筆記:信用卡公司如何賺錢

生活中常遇到以下兩種狀況;

  • 在電影院、展場常常會看到一群人穿的很正式手拿DM,到處詢問大家辦卡了沒。
  • 買東西談到最後,店家跟你說這個價格必須是現金價,不能刷卡。

        一般來說,信用卡公司獲得收益來源有店家與消費者兩種途徑,店家安裝刷卡機必須支付刷卡金額的2-3%(Google得到的)給發卡行作為手續費收入,或者是消費者的年費與懲罰性費用等。雖然店家需要支付發卡銀行手續費,但是讓客戶刷卡卻是店家著眼於刺激消費者上門的必要成本之一,因為信用卡公司有時會定期舉辦優惠活動,吸引消費者購物,這點跟之前訪問過的KnowHouse網站創辦人提到的賞屋卡目的如出一轍:宣傳行銷、前往門市(網站)、購物。

        因此信用卡公司需要創造大量的發卡量,來累積可觀的手續費收入,這也是為什麼在展場總是能看到一堆業務推銷的原因,也解釋了店家如果確定一筆幾乎可成交的生意,願意調降一點點售價而避免付刷卡手續費的理由了。

        另外在網路上找到國外利用信用卡結合POS機賺錢的方式,即把收帳流程全部交給銀行處理,發卡公司要求業者在所屬銀行開戶,對銀行來說形成了資金匯聚的功能,至於資金該怎麼管理運用,則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心得

  • 在同家商店買東西不使用信用卡的話,又假設購買價格相同,那麼不刷卡的人等於在幫店家分攤手續費,所以正常使用信用卡,不產生利息費用其實不見得不好。
  • 聆聽國外理財節目有提到頻繁使用信用卡,若消費紀錄良好,是比不使用的人更有優勢,其立論來自於有正常的交易紀錄比起白紙一張更好,將來需要跟銀行借款的時候,就不會吃虧。


筆記 - 雷浩斯選股的9+1條金律

        我把雷浩斯在節目中所說的9+1條金律整理出來,9條選股方法加上買進賣出的參考方法,淺顯易懂。

量化選股條件 (同時成立)
  1. ROE 五年平均大於15%
  2. ROE 近一年要大於20%
  3. 營業利益率近一年大過10%
  4. 營業現金流對稅後淨利大於50%(低標,正常為100%)
  5. 自由現金流五年平均大於0元
  6. 自由現金流一年數據大過1元
  7. 上市櫃時間大於5年
  8. 董監事持股大於10%
  9. 董監質押比率小於0%

買賣條件
  1. 方法一:從符合此條件的公司中選出30檔,成為自製的ETF,在每季財報公布後重新調整組合,每家公司各買進一萬塊。
  2. 方法二:從符合條件的公司中再篩選出最好的5-10檔,集中長期持有,但必須要非常了解持有的公司背景、護城河是否消失、毛利率變化、市占率是否下降等關鍵因素。
買賣時機 (賣出參考本益比可隨大盤變化調整)
  • 大盤處於高檔:本益比12倍買進,18倍賣出。
  • 大盤處於低檔:本益比10倍買進,15倍賣出。
  • 參考公司歷史本益比高低點。

原始影片

相關文章


葡萄王 - 接下來應該關注的事情


    先前公布九月營收後,單月營收年增率為12.12%,累計營收年增率15.29%,依照目前上半年每股盈餘為3.7元,加上過去通常葡眾有年底升等效應使得下半年的 EPS 通常較高,2015全年破8元應該是很輕鬆的事情。



    只是現在的股價的確不便宜,本益比通常是在區間的上緣遊走,但這也是成長股的特色,根據上次分析提到,葡萄王在九月到海外參展欲爭取東南亞代工訂單,根據新聞葡萄王外銷報喜 獲澳門訂單提到
董事長曾盛麟積極布局的外銷市場,也開始報佳音,今年9月首度在香港參展,已獲東南亞和港澳等客戶青睞,澳門並已小批量出貨,預期明年起將有較明顯效益。
不過目前葡萄王的產能滿載,海外代工訂單要擴大可能要等到新廠竣工投產後才能確定,因此我們要觀察的有:

  • 產品銷售的狀況、產品單價是否調整
  • 葡眾銷售業績的狀況
  • 新廠投產後能挹注的業績
  • 新產完工後對財務狀況的影響



聊天筆記 - 菜籃族的簡單投資

        最近財務分析課程剛結束,我索性問了一位同學,他怎麼靠投資賺錢的,其投資方法簡單地令我驚訝,從2006年到2015他從股票市場賺了大約200萬,聽起來還好,但是這其間經歷過2008年金融海嘯、2011年歐債風暴,很多人在20008年幾乎翻船畢業,這位大姊卻仍舊保持穩定的獲利,令我佩服,在不懂技術分析、基本分析的前提下,她的方法是觀察股價的變動,在區間上緣賣出、區間低檔買進,逢低攤平,其實我聽了替她捏把冷汗,於是繼續追問下去她都買哪些股票、看不看大盤走勢,我這才了解原來她透過長期觀察五家公司的股票,而且不買電子股、不買高價股、不跟大盤,確認公司是有賺錢的情況下買進股票,其實這就隱含了「在被低估時買進、高估時賣出」的基本概念,雖然她的方法過於簡化評估公司成長潛力,但避開看不懂的公司雖然可能讓她錯失大漲機會,不過這幾年的績效也大概證明簡單的操作邏輯也可以帶來穩定獲利。努力的人一定會想辦法充實自己,學習財務分析對她來說可以強身補體吧!

葡萄王分析

**本篇分析為個人筆記,不含任何投資建議,亦不負擔任何責任**

小結
   葡萄王的毛利率、淨利率皆優於同業,營收來源主要為葡眾企業,並有進軍海外計畫,與中國雲南白藥集團策略結盟。平鎮新廠預計最快明年投產,屆時營收動能勢必能再往上走一波了。

引言
   本篇文章提出從近期財務結構的變化、擴廠計畫帶來動能的預期原因以及葡萄王在保健食品市場的競爭優勢的三個重點開始分析。

公司基本介紹
   葡萄王成立於1971年,營收比重最高的保健產品佔比約為95%,其餘為飲料、藥品等,而保健食品分為兩大類,分別為菇蕈類以及乳酸類,乳酸類產品由子公司葡眾企業以直銷方式銷售。葡萄王擁有全台最大的生技發酵槽與本土最大的葡眾直銷商60%股份,今年更與中國雲南白藥集團簽訂合作備忘錄,成長備受期待。

財務結構出現下滑現象的原因
   子公司葡眾在今年取得土地及房屋取得房屋2.9億元,並列於其他應付款項下,使得 2015Q1 的速動比率低於100%,由於固定資產與流動負債增加,因而長期資金佔固定資產比例也創下歷年新低,此數據看起來讓葡萄王像是在以短支長嗎?

大跌又反彈,台股你搞得我好亂啊




        本周全球主要股市表現得很戲劇化,例如台股大盤周一(8/24)先是受到美股大跌500點影響,盤中期貨甚至跌幅將近10%,往後幾日的股市表現得幾乎是沒發生過大跌這件事情依樣,周五收盤加權指數已經回到8/21的水準了,這次大跌我沒看新聞,也沒追蹤到底世界經濟又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股市動盪,事實上,根本沒必要關心這些事情吧!


        巴菲特曾經說過,股市的存在是證明笨蛋真的存在,例如這幾天因為大跌而恐慌賣出股票的投資人,怎麼會知道一周的時間內加權指數又回到上周的位置?然而大盤下跌而帶動整體氣氛悲觀,投資人能否看清楚手上持有的公司體質是否健全,而不被影響,我覺得大部分的人都相當難做得到這點!

        關心總體經濟、主要央行的利率決策會議等議題,或許對擅長操作期指的人有所幫助,但是對於操作股票的人反而沒那麼重要了,因為總體經濟或是貨幣升值貶值帶來的可能只是短中期的影響,然而企業長期的競爭力才是重點,比方說公司的安全性﹝流速動比率、利息保障倍數、現金流量分析﹞是否得度過景氣寒冬,產品的市占率是否有變化,有沒有新產品、客戶、市場來保持營收動能?這些專注在研究企業的價值內涵或許沒辦法像研究短期價格變動趨勢那般令人血脈噴張,但卻可以避開不理性的市場波動。

烏俄衝突下受影響的產業

烏克蘭方面 根據OEC World,2019年烏克蘭的GDP排名為全球第55名,路透社資料顯示烏克蘭出口葵花子油為全球第一、大麥全球第二、芥花籽油與小麥為全球第三、玉米為全球第四,可見農業是烏克蘭的主要經濟支柱,而烏克蘭最大的出口對象竟然是俄羅斯,緊接著是中國、德國、波蘭與義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