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篇新聞的標題共同點是美系外資與同一個記者,仔細看內文分別是美銀看衰,調降目標價到707;然而摩根大通與瑞信則是給予優於大盤的評價,目標價則是調升至1400。究竟這兩周(2021, 10/18 ~ 11/2) 究竟發生了那些事情讓外資「變節」?
我們仔細看下則報導提到,美銀台灣主管認為從9月開始伺服器基於供應鏈廠商因為缺料問題,下修Q3、Q4財測,而且這波缺料恐怕延續到2022H2,也就是這波看壞的理由應該是缺料造成的長期問題,而且不只缺料導致營收看淡,美銀更預期全球電信服務業者的資本支出將放緩,以上兩因素都不大可能在短期內出現劇烈改變才對。
那麼上漲的理由又是什麼?我們從下則新聞看到摩根大通認為臉書預計2022年擴大資本支出66%,顯然也是跟這波元宇宙的浪潮有關;瑞信的理由則是「利空出盡」,這樣的解釋蠻有趣的,但也不知道要怎麼評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