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 深度工作力

在開始閱讀這本書之前,我的工作非常忙碌,身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案子,常常會有同事跑來問我問題,Email總是堆滿來自PM的信件,老闆有時會打電話緊盯進度。以前工作量沒這麼大的時候,常常覺得可以好好靜下來專心處理自己的事情就好,但是現在覺得這已經是我的願望了!

幸好,我還是保有每天閱讀的習慣,所以當我讀到這本書以後,有種在海上漂流看到浮木的感覺,就是那種可以救命的感覺,所以我在閱讀完以後,決心要採用書上的建議來幫助自己,但是作者是一名資訊科學教授,他的目標是發表多篇優質論文、寫書之餘,還能保有美好的家庭生活,而我是一個科技業上班族,希望在忙碌的工作中成長,也兼顧家庭生活。

例行會議變成個人管理工作的一種簡單形式(但成效不彰),不需要主動管理時間和任務,反而讓每周的會議強迫自己針對特定專案採取行動,並提供看似有進展的假象。
我覺得會議的安排很重要,例行性的會議會讓人採取「交差了事」的行動,例如應付會議需要的表面功夫,結果反而是那些需要長時間投入的作業,變得沒有人要做了。在軟體產業,UI是最容易看出錯誤的的地方,改UI很容易讓人看出工作進度,但是表面以下的工作需要搭配資料庫與剩下的商業邏輯也是重要的事情,但卻不見得可以「被看到」,因此軟體工作者多半被動地,自發性地去重構自己的程式,因為這其實是一個習慣,每天花一點時間重構自己的程式碼,沒有一定時間,但久了卻能對開發團隊帶來維護上的好處!缺點是要投入個人時間到不一定有人看得到的任務上,是蠻考驗人性就是了。

安排工作日的每一分鐘:不去想怎麼利用自己時間,這是一個問題,不堅持保持深度工作與淺薄工作的平衡,養成習慣在行動前停下自問:「現在做什麼最好?」
養成規劃時間表的習慣,對於計畫執行任何一件事情很有意義,例如我們可以參考別人的課綱,安排時間學習自己感興趣的題目,比如說現在很流行的人工智慧,參考課綱雖然是一種偷懶的做法,但是卻可以快速進入這個領域,達成目標。

學會妥善安排行程表讓我大大減少不知該做什麼的空檔時間,比如說我可以在前一周規劃周末要帶小孩子去哪裡、工作計畫、學習計畫等,然而最重要的領悟是,學會規劃時間,才能知道怎麼好好規劃時間。一開始總是信心滿滿的計畫未來的日子要做些什麼,但真實的情況是容易受到無法預期的事情打斷計畫,但這總是難以避免的,安排一些緩衝時間應付這種突如其來的事件,要不就是學著交涉,給他人知道自己其實很忙碌。

當我改變為追蹤深度工作的時數後,這些指標開始與我每日的行為有關,每增加一小時的深度工作就立即反映在我的紀錄中。
書中提到一個維持深度工作的策略 => 「記錄深度工作的時數」。把想達成的目標拆成每日的工作,每天就花特定時間投入在這項工作上。例如若我想學習人工智慧領域,那麼在參考課綱以後,我可以計畫每月、每季的學習目標,每天大約要花半個小時專心的研習。

另外是「習慣的養成」,假設每日培養閱讀財報的習慣,比較不會隨新聞事件而起舞。當每日的深度工作成了一種固定作息,就跟吃完飯要用牙線一樣,這種習慣後勁是很強的,可能會省掉老了植牙要花費上百萬的可能。

設定醒目的計分板,你的計分板應該是工作場所的一面實體物品,顯示你目前的深度工作時數
至於要怎麼維持每日的習慣而不偷懶?書中也提到一個範例,利用醒目的道具輔助,例如月曆之類的,當每天完成原先計畫的深度工作,就在上面打個大叉,當它漸漸連成一串之後,會打從心底想要繼續維持下去,不想中斷!

意志力並不是可以無限使用的,就像肌肉一樣,它會疲乏。長期下來,分心會消耗有限的意志力,直到無法抗拒。
發展深度工作習慣的關鍵在於,為你的工作生活建立常規和儀式,減少依賴有限的意志力來進入和維繫不間斷的專注狀態。
作者提醒我們要盡量避免使用意志力來規劃工作,因為當我們以為自己可以抗拒外在環境的干擾而進行工作時,不知不覺地消耗掉我們有限的意志力!作者要表達的是當深度工作變成一種慣例,在特定時間、地點,有規律地執行計畫,方可減少動用意志力的機率。
用到意志力有什麼不好嗎?就像有人一直丟訊息給你,在你努力不受影響嘗試認真工作時,總有機會被吸引人的訊息纏住,直到意志力完全崩潰前,還在努力掙扎著不要受到影響!

關於「刻意練習」的神經學基礎:當專注練習一種技術時,你反覆強迫相關的神經電路在隔絕下傳導,反覆使用特定電路會刺激稱作「少突膠質細胞」的細胞,開始在神經元外包覆髓鞘,達到加強技術的效果。因此專注在手上的工作,避免分心很重要,因為這是隔絕神經電路,刺激髓鞘生長的唯一方法。
「刻意練習」在深度工作練習的過程中是一個很重要的精神,作者試圖從神經學的角度來解釋這一件事情,我在《Z字轉折點子爆發數》、《如何讓馬飛起來》也看到強調刻意練習的好處,最主要的精神就是在於沒有什麼創意發想是憑空出現的,大多都是從解決生活中困難的問題開始,一開始能想到的方法應該都是常見、最直覺的解法,但若是強迫自己每天想十個方法,到最後出現一些天馬行空的辦法,那就是一種創意,作者要強調的是「過程很重要」,以解答問題為目標而絞盡腦汁,是有意義的訓練。


你必須先想好要如何利用晚上和週末的時間,善加安排的興趣能提供這些時間養分,用有目標的具體行動來填補空間,當然,Arnold Bennett 建議每天晚上照進度閱讀經過選擇的書籍,也是不錯的選項,運動或享受與人(面對面)相處的時光也是。
先前很貪心的從圖書館預約了一堆書回來,現在造成我最大的困擾就是借了一堆看不完的書,儘管多數的書都是精挑細選過的,而且我習慣看完書寫心得,所以看書是必要且費時的。先前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提到「年薪300萬的人的閱讀習慣差在哪?」差距在於這些人看完一本書會要求自己成長,所以每看完一本書自己就變得更進步了。
所以說閱讀是讓自己進步的行動之一,那麼策略就是有紀律的閱讀、計畫性的學習,無論是在成就感、結果都是有正面助益的。

避免在工作日結束後,檢查電子郵件,在心裡重播工作上的問題。這個理論的核心機制是,如果你暫停使用引導性注意力,就可以恢復這種能力,走在大自然可以讓心情放鬆,其他放鬆活動也可以,例如與朋友閒談、和孩子玩遊戲、邊煮晚餐邊聽音樂、出去跑步,在你工作日結束後的晚上用來打發時間的各項活動,都具有和走在大自然一樣的注意力恢復效果。
下班後工作?有時候掛心在工作上,這樣根本無法獲得充分的放鬆。還記得剛進公司我就在手機裡面綁定公司的信箱帳號,有時會克制不了會去點開來看,長期這樣下來發現這種模式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特別是小孩越來越懂事以後,會感到他們需要大人引導、陪伴的重要性,工作再怎麼忙碌也不比小孩子重要。
要避免假日加班,平日的投入程度就很重要,因此精神的狀態越好,才容易產生良好的決策。假日需要的是好好放鬆,這本書提到親近大自然是比較好的休閒方式,因為身處都市叢林要隨時避免路上的危險,相對來說,人在天然環境中不需要太多注意力集中在避開危險,把注意力想成是一種消耗品,那麼在森林之中就是一種補充過程。

結語
這本書分成兩部分,前半部是偏向深度工作的哲學套論,說明為什麼現代社會需要投入這方面;後半部是應用面,說明在生活中該怎麼實現深度工作。看完之後,我們免不了會問,這真的適合我嗎?沒錯,的確不見得每個人都適合依照書中所寫的方法,但深度工作力不只是一種哲學、方法,其實更偏向一種策略。在看本書前,我習慣使用四象限+To-Do-List方法來管理時間,不過無論使用哪一種時間管理方法,核心的精神都在於「做什麼才是重要的」,這本書雖然沒有明白指向這一塊,但是在第一章裡面提到一段話:「成為新經濟中的贏家:兩個群體將脫穎而出成為贏家,一是能與智慧機器一起工作並發揮創造力的人,二是在各自領域成為超級明星的人。」如果我們不事先知道未來什麼是重要的,那麼投入時間有何意義?這邊指的重要未必是金錢,很可能是小孩、家人或者是自己的事業,因人而異,但是最終都是得對這個社會有意義的,值得我們投入的才對。



為什麼有店家會跨區外送



今天看到公司樓下有人發傳單,由於好奇他說「滿五個就外送」,所以Google了一下這家便當店,發現現在送便當的都可以「跨區外送」了。我是不知道來回24分鐘 (單趟12分鐘)對店家來說是不是好事,但是午餐的精華時段了不起就是11點半到下午1點半這兩個黃金時間,所以來回半小時的車程應該是很耗費人力的事情啊,實在覺得這樣的努力實在太辛苦了,算了一下,最便宜的便當為 NT$80,所以跑一趟最基本營收是 NT$400,但老闆絕不可ㄥ只打算賺這些零頭,簡單推測一下:

  • 一個工讀生時薪成本 $125,跑兩趟可以賺 $800 - $125 = $675
  • 選擇南區是因為這裡有兩棟辦公大樓,公司可能一次就訂個40個,營收 => $4,200
  • 北區到南區之間經過主要幹道,當然免不了可以沿著路線多送幾棟大樓,從此營收倍增。

由上述推測 (當然只是假設),看到有人跨區外送,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便當會吃膩也是正常,但中午上班族們吃來吃去,總有一天會輪到「那一家」,便當店每天都在滿足不同公司的胃口,形成了一種穩定狀態,剩下了就是面臨「商業競爭」的問題了!

把錢當工具活用



我有一個朋友,她的本業是保險業務,就如我認識超級業務員一樣,她的生活開銷蠻驚人的,就我所知的,有些業務是砸錢去買雙B,但是這位卻是開10幾年前的福特。事實上,她把錢花在別的地方上了。是因為鄰居的關係,我才會知道她把錢花在經營人際關係上以及協助讓生活更便利的事情上。例如家裡已經有掃地機器人與Dyson卻又花錢請人來家裡打掃、付將近千元的 Line@ 月租、花錢買身上的行頭,購買許多食材用來煮給給客人吃。

其實我想要表達的是「錢在流動」的觀念,又或者說「錢是工具」,因為我的鄰居收入高,但其實為了維持這些支出,她必須要更努力賺錢。花錢請人來打掃或是用Dyson吸塵器甚至是洗碗機是為了不想把時間花在這些瑣事上,高月費的 Line@ 是一種與客戶維繫關係的手段,一個月一千元可以省下不少跑客戶所衍生的費用!而購買食材更是招待客戶的必備手段。所以把錢當工具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而不僅僅是花越多賺越多而已。例如為了拓展人際關係,偶爾請人喝飲料是必要的,但是對方若是不吃這套,那麼這飲料就請得沒意義。又或者把錢拿去上課進修,但是卻上了對平常工作沒相關的課程,或是上一堆互不相關的課程,那麼上課就是花了時間跟金錢,得到的效果沒那麼好!

其實過去幾年的生活經驗,覺得自己蠻省的,但有時候省過頭會犧牲掉生活品質,甚至有點掉落到「馬斯洛基本需求理論」的最底層,只要求填飽肚子就好,但是這樣真的不對,把錢省下來沒有善加活用,等於讓聰明的人用極低的利率跟銀行調錢來用,然後越省的人越窮,懂得借錢來用的聰明人則越富,整個社會就是這樣由一些知道訣竅的人把不動產炒高,對「只會存錢在銀行」的人造成了剝削。

捲起袖子吧,唯一能改變現狀的就是動手做,向行動派學習,運用錢而不是當個守財奴!

提升自己的價值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這世界上多是充滿這種故事,例如美國樂透彩得主幾年內花光獎金、台灣企業家第二代敗光家產等,所以金剛本人的例子只是一再的印證「人若不理財,財不會理你」這句話。
這則新聞吸引我的地方在於,有些職業真的能賺比較快,例如金剛說:「在香港賺錢很容易,月初銀行戶口有80萬進來,月中又60萬,月底又有80萬,月月如是。」,想像如果這是自己的收入,就算是香港當地的物價比較高,但這樣的收入還需要參考什麼紅包理財法嗎?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獲得這麼多的收入啦,所以我覺得每種理財法還是有他的必要性。但是高收入人士似乎伴隨著高支出,所以我覺得學習理財更是要從收入還不高的時候開始。同樣是演藝圈的侯昌明,我記得國中的時候聽他主持從早上五點到七點的廣播節目,沒想到他現在已經是身價近億了,證明正確的投資理財才能累積下半輩子的資本。

至於要怎麼提高收入,這真的是一個讓每個領死薪水的上班族都想知道的答案。最近看了一本書叫做「開啟副業,賺更多」,作者之一似乎跟我一樣是軟體開發者,但是他的副業包含接案、撰寫資訊專欄還有教人如何經營副業。經營副業或許是幫助上班族增加收入的方式之一,但是慎選副業,才能讓自己賺到錢也累積經驗,還能用於本業身上。但是在一篇文章提到:分心從事副業的風險就是不夠深入專精。因此若是忙著經營副業而錯失讓自己往上晉升的機會,那麼雖然賺到了一點點外快,那麼失去的可能是長期下來 5000元 跟 5千萬的差距。

總結來說,與其說是想要提升自己的收入,倒不如說是要提升自己的價值,例如同一件事情能夠用更聰明的方法做好、做得更快,也許會是比較好的開始!

反思《天下雜誌》海闊天空的一代中沒有提到的「競爭力」






看完《天下雜誌》海闊天空的一代後,我特別感觸的是上面截圖下來的這一段,對於她來說,這十年下來的影片彷彿是她的懺悔,只是我深深覺得她可能把「競爭力」當成是她自己的問題,關於這點讓我感到可惜!所謂的競爭力是遊戲設計者創造出來的東西,所以我們就應該可以輕易理解為何連勝文可以不用當兵、出社會工作又如魚得水,還能當上悠遊卡董事長,這一切都無關乎個人的努力,而是出身不同,人生就會充滿不同際遇,看得高跟看得遠的差別,或者怎樣廢都還會有父母罩的差別!

現在的年輕人常常被批評缺乏競爭力,與其說是「缺乏」,不如說是被「剝奪」。周遭的幾個朋友,不用擔心房價的問題,因為父母已經幫忙準備好,也許還可以幫忙帶小孩、開家裡的車,總之至少在起跑點是比較幸福的。反之我沒有這些資源,所以必須靠自己努力,回頭看過去自己努力的軌跡,深深覺得靠自己真好!過去如此,往後數十年也如此。我希望帶給小孩的是手動創造的能力,而非什麼都幫他們準備好好的,我想這也是我的父母、家人帶給我的。

 回過頭來說,跟別人比較的「競爭力」並不能滿足對自我的期待,反而適得其反,人生應該設定屬於自己目標,然後努力去達成,創造任何對社會有實質貢獻的東西,或許才是過幾十年後值得回顧的吧!

烏俄衝突下受影響的產業

烏克蘭方面 根據OEC World,2019年烏克蘭的GDP排名為全球第55名,路透社資料顯示烏克蘭出口葵花子油為全球第一、大麥全球第二、芥花籽油與小麥為全球第三、玉米為全球第四,可見農業是烏克蘭的主要經濟支柱,而烏克蘭最大的出口對象竟然是俄羅斯,緊接著是中國、德國、波蘭與義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