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方面
俄羅斯方面
- 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us/ukraines-rising-role-grain-exports-complicates-impact-crisis-2022-01-26/
根據Fortune global 500 的最新列表顯示俄羅斯目前上榜的企業一共有四家,其中前三家都是能源產業,第四家則是金融業,這些大公司幾乎都帶有國營的背景,而且俄羅斯是一個能源霸權,石油儲量約佔世界的5%,同時也是OPEC+的成員國、天然氣資源則是世界第一,占比24%,更蘊含了豐富的金礦、銅礦、鎳礦、銀礦等天然資源。
俄羅斯是世界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僅次於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每天出口500萬桶石油,約半數出口至歐洲,42%出口至亞洲。天然氣也是約有半數出口至歐洲,其中德國就佔了約20%。
根據以上數據,俄羅斯不但是能源生產大國,同時也是歐洲主要經濟體的能源供應來源,對俄羅斯能源十分依賴,甚至已經是到了危險的程度,掐住俄羅斯可能也是掐住歐洲國家本身。
針對經濟方面的制裁有:
除了SWIFT制裁可能帶來較大的經濟衝擊之外,由於上述提到俄羅斯幾乎是能源霸權等級的存在,但是歐洲國家(這邊我不強調歐美,因為美國在能源上是相對獨立的國家)幾乎無法使用制裁能源的方式來對付俄羅斯,其實德國的態度很重要,但是德國本身因為過去領導人過度依賴俄羅斯能源的政策,很難期待歐洲會對能源制裁下重手。
有些媒體報導Putin根本不甩歐美制裁,從結果來看,我覺得是一半一半,因為俄國沒有因為制裁停止入侵行為,但是卻大聲回嗆要執行反制那些對抗俄羅斯的國家。最重要的還是「能源獨立」這四個字,只要西方國家依舊貪圖從俄羅斯取得能源,而不敢下重手制裁,那麼俄羅斯來自西方的經濟制裁只要轉向中國即可。
---
資料來源:
過年依舊到親戚家的投注站幫忙,賺點外快,回顧2017年寫的同樣是在彩券行打工的文章,觀察大致上不變,但多了點對人性的觀察:
例如我發現有些人在選擇刮刮樂的時候,明明是做幾百塊錢的決定,卻猶豫不決,好像在做幾億元的併購案一樣,我主觀的認定這類人在做真正「大錢」上的決策時,反而容易顯得果決,因為當數字的大小還在他們的掌控範圍內時,會非常謹慎,害怕錢不見;反之,像是在購買大額的商品如房子、車子就未必會如此精打細算,還不用說會跟老闆凹東西回來。
我喜歡觀察同一批來的人他們對於買刮刮樂有什麼不同的反應,特別是兄弟姊妹、情侶。有時候來自同一個家庭的成員,有的明顯有風險偏好,另一個則很保守;同樣的,情侶之間,也有存在一個「油門」、一個「煞車」的組合。通常這類型的差異,就可以簡單地推斷出兩人未來彼此之間的發展,尤其是情侶,因為畢竟是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想法本來就不大相同,父母對往後的影響也比較小,那麼從買彩券這種小事來看,風險偏好有可能影響兩者未來的生涯,例如是否願意承擔風險去做一些可能獲利的事業?
這種人很有Sense, 知道自己在玩什麼遊戲,就我實際觀察來看,這種人買大面額的刮刮樂居多。所謂的遊戲規則指的是經過計算了解各種不同遊戲的中獎機率、獲利機率,而買彩券最終的目的是要「以小博大」,這遊戲很難讓你財富自由,畢竟中頭獎的人屈指可數,所以聰明的玩家通常「見好就收」,畢竟能刮中幾千、幾萬塊已經是遊戲中少數的贏家了,除非是集資來玩這場遊戲,否則一個人想要不斷地靠買刮刮樂翻身,難度很高。
有優柔寡斷的人存在,也當然會有果決的人。由於剛提到了猶豫不決的人會在刮刮樂號碼之間搖擺不定,但是中獎之後的手氣會提升人的自信心,選號速度會加快一些,這可能跟他們相信手氣有關。很可惜的,實際觀察下來,通常一開始連續中獎的玩家,如果不趕快見好就收,很容易就把獎金歸零,甚至是賠掉賭本。手氣就是運氣,不是靠實力的都不會持久。
今年大概就是觀察到這些,我自己也是試試手氣買了幾張玩玩都沒中,就當作公益捐款吧。然後這工作真的好累且工時又長,人多的時候容易錯亂,造成收盤後結帳的困擾,去買的時候要注意排隊乖乖等。
烏克蘭方面 根據OEC World,2019年烏克蘭的GDP排名為全球第55名,路透社資料顯示烏克蘭出口葵花子油為全球第一、大麥全球第二、芥花籽油與小麥為全球第三、玉米為全球第四,可見農業是烏克蘭的主要經濟支柱,而烏克蘭最大的出口對象竟然是俄羅斯,緊接著是中國、德國、波蘭與義大利...